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可持续发展的利益分析

谢志军  吴伟强  
【摘要】:正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在发展中既要立足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着眼未来发展的需要,不应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其本质就在于协调代内、代际之间的利益冲突。目前,我国学者在可持续发展研究领域已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但主要集中在生态环境方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余淑均;;可持续发展思想渊源与科学发展观[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2 拜琦楠;;科学发展观视野下中国的环境立法[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9年01期
3 李月波;王梅平;;科学发展观中的生态伦理思想[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6年07期
4 高京昭;刘书河;唐绍洪;;以科学发展观审视环境执法与司法[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5 包庆德;;当代发展观演进的生态文明向度[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6 陈为旭;张济宇;;人类、社会、自然和谐发展的全新模式[J];经济师;2008年12期
7 张翎;;“蓝藻”启示录及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黑龙江史志;2009年15期
8 易后余;杨俊;;马克思环境哲学思想的实践诉求[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1年03期
9 裘实;;环境法基础的演变:可持续发展伦理观的历史形成[J];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10 郑艳萍;;从可持续发展透析科学发展观[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24期
11 胡爱军;;科学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J];消费导刊;2009年10期
12 胡俊超;;论全面协调框架下的可持续发展[J];咸宁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13 陈润杰;冯茹;宋刚;;论生态价值观的演化发展[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9年01期
14 马骁驰;;浅议可持续发展与绿色GDP[J];商情(科学教育家);2008年05期
15 侯佳儒;;反思“环境法革命”[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16 张弘强;范永刚;;日本企业的环境经营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北方环境;2011年Z1期
17 杜吉泽;尹惠;;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模式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18 陈俊;王强;;可持续发展观中的和谐环境伦理意蕴[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8年06期
19 关友杏;;生态哲学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探讨[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20 张光君;;大生态可持续环境观初论[J];前沿;2009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志军;吴伟强;;可持续发展的利益分析[A];“科学发展观与历史唯物主义”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张志会;;对大坝建设中生态影响论辩的哲学思考[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3 戴俊骋;黄娟;;对“可持续发展”传统定义的重新审视[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青年学者论坛专辑[C];2006年
4 陈章;;城市建设与可持续发展[A];中国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实践——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5 于静;;中国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6 蔡丽霞;;试论网上环境教育的可持续发展[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周京成;;试论生态文明观的形成与发展[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经济发展与人文关怀专辑[C];2006年
8 刘国涛;;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环境法体系创新[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04年
9 徐春;;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与提高人的素质的双向互动[A];人学与现代化(三)——北京市人学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10 郑少华;;循环型社会:可持续发展观下的社会模式及建构[A];水污染防治立法和循环经济立法研究——2005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第三册)[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彩华;中国特色的环境管理公众参与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2 王春荣;生态政治的利益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3 刘会齐;环境利益论[D];复旦大学;2009年
4 苏庆华;黔东南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5 邓志强;我国工业污染防治中的利益冲突与协调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6 唐善茂;广西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与生态创新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7 张剑;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9年
8 刘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9 李延辉;生态政治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析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步娜;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的环境保护功能[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文芬;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代价论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2 钟文华;生态哲学的历史探究及其当代意义[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3 张启发;科学发展观视阈下的环境保护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粟多树;可持续发展战略论[D];武汉大学;2005年
5 杨晗;科学发展观与黑龙江生态大省建设[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7年
6 丁守遐;论马克思主义生态环境保护思想及其现实意义[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7 姜娜;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韩梅;科学发展观与节水型社会的建设[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9 宋华丽;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生态伦理构建[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10 宋玉晶;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人与自然关系[D];吉林大学;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战武(作者单位:徐水县环保局);注重环保才能科学发展[N];保定日报;2006年
2 学敏;贯彻科学发展观 破解环境难题[N];光明日报;2007年
3 张红梅;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我国治沙事业[N];中国绿色时报;2006年
4 张路林平;让环保追求和经济发展实现双赢[N];陕西日报;2007年
5 张勋;文明生态创建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N];廊坊日报;2008年
6 田力;华池贯彻科学发展观 促生态优县建设[N];陇东报;2008年
7 张长禄 市环境卫生管理处处长;落实科学发展观 推进环卫精细化[N];衡水日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张佩颖;以科学发展观解决环境问题[N];中国企业报;2004年
9 ;落实科学发展观 共创环保模范城[N];宜兴日报;2005年
10 ;树科学发展观 建绿色中国[N];中国环境报;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