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韩玉洁,杨文友,徐忠;螺旋霉素的油/水界面循环伏安法测定[J];化学工程师;1997年02期 |
2 |
易健民,唐课文,阎建辉;伯胺N_(1923)对螺旋霉素和红霉素的萃取性能研究(1)[J];湖南化工;2000年06期 |
3 |
徐忠,韩玉洁,陈平;液/液界面电化学分析在双水相体系中的应用[J];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96年04期 |
4 |
赵丽瑞,尹春风;乙酰螺旋霉素的间接光度法测定[J];光谱实验室;1998年04期 |
5 |
李友元,陈长华,陶萍;螺旋霉素生物合成中间代谢物的LC-ESI-MS定性分析[J];分析测试学报;2002年03期 |
6 |
陶中东,徐志南,岑沛霖;椰油醇和正辛醇从水相中萃取螺旋霉素的表观分配系数[J];高校化学工程学报;1997年03期 |
7 |
吴剑鸣,陈奎,孙旭峰,王冬媛,赵一兵;硫酸颜色反应用于乙酰螺旋霉素的荧光法测定[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6期 |
8 |
亓平言,冯闻铮,郑树国,林世杰,蒋荣翔;螺旋霉素发酵滤液反萃取过程工艺研究[J];中国抗生素杂志;1997年03期 |
9 |
沈敏,袁倚盛,陈亚利,叶习勤;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的乙酰螺旋霉素[J];色谱;1993年05期 |
10 |
易健民,彭健,周淑宏;N_(1923)对螺旋霉素和红霉素的萃取性能研究(Ⅰ)[J];湖南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年02期 |
11 |
孙萍,梁琼麟,罗国安;基质影响电喷雾离子化效率的研究[J];分析试验室;2005年05期 |
12 |
向前;玻碳电极循环伏安法对乙酰螺旋霉素的测定[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2期 |
13 |
史向国,钟大放;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鉴定必特螺旋霉素中多组分[J];质谱学报;2003年04期 |
14 |
罗惠明;陈燕勤;梁希扬;张林田;;蔬菜、水果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验方法[J];检验检疫科学;2008年05期 |
15 |
田洪孝,刘义国,郝文明;液相色谱法在乙酰螺旋霉素合成中的应用[J];山东化工;1998年05期 |
16 |
余志立,孙承航,姜威,黄颉;用FABMS法研究抗生素柱晶白霉素、4″—酰化螺旋霉素和Shengjimycins的质谱裂解规律[J];质谱学报;2001年01期 |
17 |
杨运发,王斌;药物分子在玻碳电极上的电分析化学研究——Ⅳ.乙酰螺旋霉素的伏安测定[J];分析化学;1995年05期 |
18 |
陈勇,韩凤梅,袁倬斌;乙酸螺旋霉素的单扫示波极谱研究[J];分析化学;1995年06期 |
19 |
徐锦忠;储晓刚;胡小钟;丁涛;吴斌;沈崇钰;蒋原;;液相色谱在线净化-电喷雾串联质谱测定水产品中大环内酯和林可胺类药物残留[J];分析试验室;2009年12期 |
20 |
陈奎,孙旭峰,吴剑鸣,王冬媛,赵一兵;硫酸颜色反应用于乙酰螺旋霉素的同步荧光法测定[J];分析化学;1998年1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