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致伸缩微位移器的非线性控制系统设计
【摘要】:针对微机控制的电致伸缩微位移器系统,文中提出一种基于生长模型的参考自适应控制策略,有效地解决了系统的死区、迟滞、非线性等问题.比较线性模型ARX的LQG控制和基于生长模型Logistic的自适应控制对方波的跟踪效果,其跟踪控制精度可较线性模型改善20- 30%.并将该系统用于高速车削中的微量进给.
|
|
|
|
1 |
鲍晓红,贾英民;用神经网辨识非线性系统中的模型误差分析(Ⅱ)——随机系统中的噪声影响[J];控制与决策;1997年S1期 |
2 |
彭宇,蒋静坪;面向对象的神经网络程序设计及其在非线性动态系统辨识中的应用[J];科技通报;1999年03期 |
3 |
黄自元,李力雄,费敏锐;模糊规则在线提取及其在非线性系统辨识中的应用[J];自动化仪表;2001年10期 |
4 |
吴学礼,孟凡华,王永骥,李平,贾辉然,孟华;基于新型联想记忆神经网络的非线性系统辨识[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4年04期 |
5 |
张翠霞;刘齐宏;唐常杰;耿伟华;;基于GEP的非线性系统辨识算法[J];微计算机信息;2006年34期 |
6 |
李明;杨汉生;杨成梧;王永成;;一种改进的NARX回归神经网络[J];电气自动化;2006年04期 |
7 |
于海波;马翠红;;基于对角递归神经网络系统辨识及应用[J];微计算机信息;2007年31期 |
8 |
王晓丹;李善姬;;改进的小波分解LMS算法在非线性系统辨识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08年29期 |
9 |
袁晓磊;白焰;董玲;;基于遗传编程的非线性系统辨识[J];控制工程;2009年01期 |
10 |
闫纪红,史小平,王宏伟,王子才;一种辨识非线性系统的新方法及其应用[J];应用科学学报;1999年01期 |
11 |
于春梅;潘泉;程咏梅;张洪才;;基于核主元提取的支持向量机辨识[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9年01期 |
12 |
干思权,刘贺平,申祝江;一种改进型T-S模糊神经网络[J];控制工程;2005年05期 |
13 |
于春梅;杨胜波;陈馨;张洪才;;SVM和基于PCA、PLS的SVM在非线性辨识中的比较研究[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7年06期 |
14 |
员险锋;李志农;赵匡;林言丽;;基于广义频率响应函数的转子裂纹故障诊断方法研究[J];矿山机械;2011年09期 |
15 |
潘巨辉;;非线性系统辨识及其仿真研究——应用神经网络方法[J];计算机仿真;1993年04期 |
16 |
李世华,李奇,李捷;利用混合神经网络辨识Hammerstein模型的方法(英文)[J];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2001年01期 |
17 |
马宁;邓先瑞;杜学东;;基于BP神经网络的PEM FC电堆的静态热系统建模[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
18 |
江善和;张杰;;基于Chebyshev基函数模糊神经网络的快速辨识方法[J];系统仿真学报;2006年03期 |
19 |
万峰;孙优贤;;非线性系统辨识中模糊模型参数收敛问题的进一步研究[J];自动化学报;2007年01期 |
20 |
刘胜;李妍妍;;自适应GA-SVM参数选择算法研究[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