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类新型的模糊控制器
【摘要】:本文针对在模糊控制中,多值继电器特性造成的潜在的振荡及难于消除静差的问题做了详细分析,提出了“模糊化误差”的概念,并相应地给出丁消除这种误差的修正算法,它保留丁一般模糊控制的优点(Robust),具有简捷、实时的特点,在工程上是实用可行的。
|
|
|
|
1 |
马训鸣;何钺;;异型加工的模糊控制[J];机械与电子;1992年05期 |
2 |
陈屹;薛钧义;饶仲海;陈萌;;基于神经网络的FUZZY控制器及其在伺服系统中的应用[J];电气自动化;1996年06期 |
3 |
雷德明;变论域的进化模糊控制器[J];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
4 |
李红星,闫红书;基于遗传算法的自调整模糊控制器[J];大连轻工业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
5 |
王金涛,刘文耀,郝永杰,路烁;伺服系统模糊控制器的DSP实现[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02年06期 |
6 |
胡映,李新跃;一种神经网络模糊控制器的合成[J];现代电子技术;2003年06期 |
7 |
严刚峰,赵宪生;模糊控制器在延迟控制系统中的应用[J];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03年10期 |
8 |
唐圣学,刘波峰,徐东峰;基于信息量的模糊控制器的设计[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04年06期 |
9 |
刘沛;模糊控制与线性控制之对比研究[J];陕西工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
10 |
曾一凡,付文斌,陈养彬;温室自动控制系统中模糊控制器的设计[J];农机化研究;2004年05期 |
11 |
刘喜荣;左文香;;基于Fuzzy-PID控制的二辊轧机控制系统[J];电气自动化;2004年04期 |
12 |
王君,李炜,乔平原;复合模糊控制策略及应用[J];甘肃科学学报;2005年03期 |
13 |
王建中;齐伟伟;宋遒志;朵英贤;;基于一种新误差模型的移动机器人模糊控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
14 |
黄晨华;;人工神经网络在超声振动-放电复合加工模糊控制中的应用[J];机械设计与制造;2006年03期 |
15 |
蒋胜;刘惠康;;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在张力控制中的应用[J];微计算机信息;2006年22期 |
16 |
常文田;孙玉山;;智能水下机器人的模糊自调整控制方法[J];中国海洋平台;2006年04期 |
17 |
张缠保;;循环流化床主蒸汽压力的模糊控制[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
18 |
顾斌峰;萧蕴诗;苏永清;;基于数据融合的农业温室温度模糊PID控制方法的研究[J];系统仿真技术;2006年04期 |
19 |
赵阳;;连续碳酸化分解过程进料流量模糊专家控制[J];计算技术与自动化;2006年04期 |
20 |
姜余发;;感应加热温度的模糊—前馈复合控制方法[J];有色设备;2007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