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郭永良  
【摘要】:正一、名辩学的起源先秦时期是中国文化非常灿烂的时期,这一时期,形成了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等不同的学派。春秋战国时代,在尖锐的阶级利益、国家利益的冲突中,诸侯争霸,战争频仍,杀伐不断,社会动荡,民不聊生……出现了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怎么解决这些问题,使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崔清田;墨家辩学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1期
2 陈孟麟;《墨辩》逻辑范畴三题议[J];哲学研究;1987年11期
3 周文英;中国传统逻辑在近、现、当代的升华与发展(下)[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02期
4 杨武金;;虞愚墨辩研究中对因明和逻辑的应用[J];毕节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5 陈孟麟;一封关于《墨辩》是否已提出相当于三段论推理形式的信[J];哲学研究;1989年11期
6 张万玲;墨辩对谬误的研究[J];中州学刊;1999年02期
7 陈克守;三大古典逻辑论辩理论比较[J];齐鲁学刊;1997年01期
8 马佩;;中国古代(先秦)已经有了辩证逻辑(科学)吗?[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9 张斌峰;墨家辩学的“有效性”思想——语用学与语用逻辑的维度[J];职大学报;2003年01期
10 林志强;马伟萍;;严复的中国文化建设与逻辑思想初探[J];教育评论;2010年02期
11 张晓光;墨辩对谬误的辨析[J];社会科学辑刊;2001年01期
12 杨福荣;;传统逻辑视野下墨子的推理思想研究[J];今日中国论坛;2008年08期
13 杨文;;中国名辩的现代研究[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14 程仲棠;从"杀盗非杀人"看逻辑与价值的混淆[J];中国哲学史;2005年01期
15 童恒萍;;《墨经》哲学中的解释问题及其历史价值[J];船山学刊;2008年01期
16 刘志华;“非诽者誖”[J];思维与智慧;1982年03期
17 程仲棠;“墨辩逻辑学”解构(下)——从《小取》的逻辑矛盾看墨辩与逻辑学的根本区别[J];学术研究;2002年07期
18 王左立;也谈中国逻辑史研究若干问题——与孙中原教授商榷[J];哲学动态;2002年08期
19 关兴丽;墨家谈辩原则中的语用学思想[J];职大学报;2004年03期
20 程仲棠;从诠释学看墨辩研究的逻辑学范式[J];学术研究;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永良;;墨辩的社会功能[A];第二届海峡两岸逻辑教学学术会议专辑[C];2006年
2 张斌峰;;近代〈墨辩〉的“复兴”研究[A];1995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5年
3 张斌峰;;墨辩“周延说”质疑[A];1994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4年
4 王左立;;墨家辩学与逻辑[A];2001年逻辑研究专辑[C];2001年
5 孙中原;;中西逻辑比较研究[A];和谐社会:公共性与公共治理——2004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C];2004年
6 孙中原;;墨家逻辑是求真工具[A];2000年逻辑研究专辑[C];2000年
7 田立刚;;墨家辩学的论辩原则思想初探[A];逻辑今探——中国逻辑学会第五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6年
8 孙中原;;中国逻辑史研究疑义论析[A];逻辑研究文集——中国逻辑学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9 翟锦程;;从文化发展角度研究和认识名辩学[A];1994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4年
10 周云之;;墨辩中关于“名”(概念)的逻辑思想[A];全国逻辑讨论会论文选集[C];197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栋豪;中国逻辑史方法论在近代的演变[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积萍;近二十年国内墨辩逻辑研究初探[D];河南大学;2003年
2 杨飞;温公颐墨家逻辑研究初探[D];河南大学;2007年
3 李巍;名实与指物[D];兰州大学;2008年
4 李宇宁;同一律及矛盾律的中西比较研究[D];燕山大学;2009年
5 胡银屏;迥异逻辑观念下的逻辑思想[D];山西大学;2007年
6 何广平;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及其当代价值[D];中共上海市委党校;2011年
7 李能惠;崔清田先生中国逻辑史研究试析[D];河南大学;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