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等学校非哲学专业的逻辑教学
【摘要】:正在中国逻辑学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2000,重庆)上,针对当时逻辑学界正在激烈争论的“高校逻辑教学是否要用现代逻辑取代普通逻辑”的问题,笔者提交了一篇题为《论高校逻辑教学的几个层次》的论文,明确提出高等院校的逻辑教学应该用层次理论加以分析:(1)必须区
|
|
|
|
1 |
潘鹏宇;于晨旭;;学术视角下的论文质量问题研究——基于10所哲学系(院)论文数据的分析[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02期 |
2 |
;高招情报站[J];高考金刊;2009年10期 |
3 |
张琳;四川联合大学文史哲基础学科教改情况调查[J];教学与教材研究;1997年05期 |
4 |
;喜欢专研或思考的“探索派”[J];高校招生;2011年08期 |
5 |
;[J];;年期 |
6 |
;[J];;年期 |
7 |
;[J];;年期 |
8 |
;[J];;年期 |
9 |
;[J];;年期 |
10 |
;[J];;年期 |
11 |
;[J];;年期 |
12 |
;[J];;年期 |
13 |
;[J];;年期 |
14 |
;[J];;年期 |
15 |
;[J];;年期 |
16 |
;[J];;年期 |
17 |
;[J];;年期 |
18 |
;[J];;年期 |
19 |
;[J];;年期 |
20 |
;[J];;年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