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根碳纳米管栅控场发射阵列阴极的研制
【摘要】:利用集成栅控CNT场发射阵列阴极的制造技术,研制了一种生长在Mo尖上的单根 CNT场发射阵列阴极。高分辨率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表明,在一个11000发射单元的阵列中, 大约50-70%的发射体是单根CNT。5×5 CNT FEA阵列发射特性测量结果显示,栅极开启电压大约35V。栅电压100V时,阳极电流达到36μA,相当于每个孔发射电流1.4μM,电流密度为8.4A/cm2;而栅截获电流小于阳极电流的5%。栅极电压为92 V时,11000发射单元阵列测量得到的阳极电流达到1.2 mA, 相当于电流密度0.57A/cm2;而栅极电流密度仅为阳极电流的3.3%。
|
|
|
|
1 |
胡陈果,王万录,马勇,吴子华,胡江川;碳纳米管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分析[J];微纳电子技术;2003年Z1期 |
2 |
江兴;;碳纳米管性能测量实现新突破[J];半导体信息;2007年06期 |
3 |
;科学家研制新型含碳纳米管电池寿命提高10倍[J];光机电信息;2010年07期 |
4 |
李凡庆,毛振伟,李晓光;碳纳米管的提纯、填充及用作场发射电子源[J];物理;1997年05期 |
5 |
田乃良,常明,杨保和,许德胜,郑启光;碳纳米管在金刚石薄膜化学沉积上的应用[J];光电子.激光;2000年06期 |
6 |
王万录,王永田,廖克俊,刘高斌,李勇,马勇;应力诱导碳纳米管电阻的变化[J];微纳电子技术;2003年Z1期 |
7 |
;使用碳纳米管的FED面板齐亮相[J];炭素技术;2004年03期 |
8 |
马希骋,伦宁,李霞,温树林,吴中平;负载于碳纳米管上的新型金纳米催化剂[J];电子显微学报;2004年04期 |
9 |
熊述元;;最细碳纳米管问世[J];半导体信息;2005年06期 |
10 |
;科学家用碳纳米管制造出世界最小白炽灯[J];光机电信息;2009年05期 |
11 |
吴关寿;碳纳米管一直径1nm的新型碳纤维[J];微细加工技术;1994年03期 |
12 |
;碳纳米管计算机电路[J];炭素技术;2002年03期 |
13 |
姚绮君,李德杰;碳纳米管场发射显示器研究现状[J];真空电子技术;2002年06期 |
14 |
陈长伦,刘锦淮,何建波;新型碳纳米管气敏传感器的研究进展[J];传感器世界;2003年10期 |
15 |
雷蕾,刘政,赵素;碳纳米管及其在摩擦材料中的应用[J];科技广场;2004年07期 |
16 |
章从福;;日本合成最小直径碳纳米管[J];半导体信息;2004年02期 |
17 |
张冬菊;;碳纳米管为基础的气敏器件的计算机辅助设计[J];国际学术动态;2005年04期 |
18 |
刘广荣;;世界首个碳纳米管开关问世[J];半导体信息;2005年05期 |
19 |
;纳米技术与纳米电子器件[J];电子科技文摘;2006年05期 |
20 |
;纯碳纳米管可能成为超强材料[J];科技导报;1999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