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支持”数据集约性”应用的并行持久性语言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INADA语言是在九州大学开发的一种新型的持久性并行程序设计语言.它是面向对象的持久性程序设计语言和并行程序设计语言的综合.INADA语言特点是以C++语言为基础,提供持久性对象的处理.并支持并行程序设计.复杂的"数据集约性(DATA-INTENSIVE)"应用,如CAD,CAE和CIM,从本质上讲,是面向分布式计算的,因为通常有多个应用程序公用大量的持久性数据(即文件中的数据),并且这些程序运行在由网络连接的不同工作站上.近年来,已经开发出若干种面向对象数据库系统及其有关的数据库程序设计语言.但是,我们认为,计算技术的最新成果,如多处理机、海量内存、高速通信网,以及现代操作系统所提供的各种新功能,并没有能够得到充分地发挥效用.另一方面,上述"数据集约性"应用中的程序也是"处理集约性(processingintensive)"的.例如,他们要处理复杂的数据(如图形和图像),进行工程模拟.这些操作都包含大量消耗CPU时间的(cpu-ConSUming)运算.如果能够利用在共享内存(shared-memory)多处理机或分布式计算机上的并行程序设计,这些应用的执行效率将得以改善.因此,我们设计和实现了INADA系统,以支持这些"数据集约性"应用的开发,主要设计目标有:
|
|
|
|
1 |
吴健安,郭克榕,吴少岩,周楚远,崔汉锋;银河-Ⅱ并行程序设计环境[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1994年05期 |
2 |
李伟东,侯鲲,邵雅先;基于Windows平台的PC集群并行计算技术[J];吉林建材;2005年01期 |
3 |
;“并行程序设计”课程建设的体会[J];计算机教育;2007年21期 |
4 |
陈镐缨,王晓兵;SLI算法及并行预编译系统设计[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1990年04期 |
5 |
倪南,吴巧泉,张德富;Occam语言和并行程序设计[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1992年11期 |
6 |
李智毅;;C~(++)与面向对象的并行程序设计[J];微计算机应用;1993年04期 |
7 |
李艳;柳青;彭世宇;;面向构件的并行程序设计[J];计算机与信息技术;2005年05期 |
8 |
景晓军,方滨兴;一种基于C扩展的SIMD的并行程序设计语言[J];软件学报;1996年07期 |
9 |
;程序设计、程序框图[J];电子科技文摘;2002年10期 |
10 |
范瑞娟;黄斌;刘新友;;基于多核CPU的并行程序在指控系统中的应用[J];微型电脑应用;2008年12期 |
11 |
黄昕;;基于OpenTM的并行程序设计[J];计算机与现代化;2009年06期 |
12 |
张绍辉;;并行程序设计及实现[J];软件导刊;2009年04期 |
13 |
胡英勃,李行善;LabVIEW在并行程序设计中的应用[J];测控技术;1997年05期 |
14 |
张信一,李代平,罗伟刚;并行程序开发平台的可视化实现[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4年11期 |
15 |
杨光亿,陈孝威;基于PVM平台的并行编程技术及其在图像处理中的应用[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05年09期 |
16 |
许淳;刘兴平;田云娜;;基于VC.NET平台和MPI并行程序设计探索[J];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
17 |
李智毅,王兵山;面向对象的并行Pascal的快速实现[J];计算机应用;1992年06期 |
18 |
李敏生,杜永宁;Ada在网络实时并发通信系统中的应用[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1997年01期 |
19 |
陈昌生,孙永强;可预测扩展并行性能的并行程序设计模型[J];计算机工程;1999年06期 |
20 |
高汉平,全惠云,陈毓屏;并行FORTRAN程序设计技术探索[J];武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