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急性脑梗死溶栓与血管介入治疗监测系统构建与实践
【摘要】:目的:构建一套合理、高效的电子信息监测系统,用于监测我院急诊脑梗死静脉溶栓与血管介入治疗流程实施情况,提高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与血管介入治疗水平。方法:通过建立和完善我院急性脑梗死溶栓信息采集系统、数据分析系统,自2016年5月开始对该类患者入院后诊治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并定期进行反馈和干预,有效的指导了临床实践工作。并与电子信息系统建立前人工登记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系统进行比较。结果:实施电子监测系统后,我院卒中工作小组管理工作对临床诊疗工作进行实时监测、管理,进一步缩短了患者化验、检查用时,以及各部门无缝衔接,促使急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平均DNT得以进一步缩短至50分钟以内,5月份脑梗死静脉溶栓平均DNT时间为48分钟。结论:该模式在提高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流程管理效率、缩短静脉溶栓DNT和促进各部位协同合作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对进一步规范、提高我院急性脑梗死超急性期诊疗水平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
|
|
|
1 |
田凤石,巩岩霞,葛进,朱玉霞,吴岩,赵明,张秀泉,姜霞,郭金玲,王金良;急性脑梗死患者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及相关因素的研究[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0年12期 |
2 |
刘观松;云南灯盏花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48例疗效分析[J];四川医学;2001年03期 |
3 |
李桂英,孟秋云;欣坦治疗急性脑梗死42例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年07期 |
4 |
马可夫,楮晓凡;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测定[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3年01期 |
5 |
郑晓红;硫酸镁佐治急性脑梗死40例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实践;2003年09期 |
6 |
李玲,刘吉录;联合黛安神治疗急性脑梗死50例疗效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04年04期 |
7 |
彭华,郭洪志;急性脑梗死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与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临床研究[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04年02期 |
8 |
徐义祥;急性脑梗死124例诊治体会[J];皖南医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
9 |
张清华,赵培;添加抗炎治疗对急性脑梗死疗效的影响[J];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5年01期 |
10 |
郭百海;周丽;;经颅超声多普勒诊断急性脑梗死的价值[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6年S2期 |
11 |
翁保慧;;超敏C-反应蛋白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分析[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
12 |
薛新宏;王大力;彭延波;张江;高素玲;常莉莎;张丽;赵晓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变化[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
13 |
郭秀凤;李运刚;李化勇;夏英凯;;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和组织因子的变化[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8年10期 |
14 |
马莉莎;刘仲华;隋彩珍;;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脑梗死64例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09年05期 |
15 |
王永萍;;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急性脑梗死关系探讨[J];社区医学杂志;2009年17期 |
16 |
赵学社;;6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检测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年09期 |
17 |
谭铁红;;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奥扎格雷钠注射液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年15期 |
18 |
王新民;;48例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诊断急性脑梗死的影像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1年15期 |
19 |
金美兰;杨桂芝;;血浆白介素-8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探讨[J];中国医学创新;2012年14期 |
20 |
申冬冬;;浅析急性脑梗死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关系[J];中国实用医药;2012年18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