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二硫化碳试剂提纯方法的改进

叶青平  
【摘要】:本文指出了标准方法中二硫化碳提纯工艺的不足和错误,并根据反应原理结合工作需要对提纯方法进行了改进,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毛伟斌;;气相色谱法在环境保护和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探讨[J];硅谷;2009年16期
2 甘秋填;浅谈企业环境监测[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1年02期
3 江涛;;装修后的室内空气污染监测及控制办法[J];皖西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4 吴忠祥,田文,王倩,樊强,高宝国;活性炭吸附-二硫化碳解吸气相色谱法测定气态苯系物的实验室间比对分析研究[J];中国环境监测;2005年02期
5 彭华,申剑;室温平衡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苯系物影响因素的研究[J];甘肃环境研究与监测;2001年04期
6 温志友;;课题获奖[J];江苏环境科技;2006年01期
7 宋建武,文新宇,许智林,杨华;气相色谱法测定室内空气中苯系物的不确定度分析[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5期
8 ;环境监测[J];环境科学文摘;2008年04期
9 徐丽莉;韩天玮;周志洪;;热脱附-气相色谱法测定污染源气体中的苯系物[J];仪器仪表与分析监测;2010年02期
10 但德忠;关胜;谭和平;方正;马天;;室内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测定的研究进展[J];中国测试技术;2005年06期
11 杨其松;;生物监测是环境监测的一种重要方法[J];重庆环境科学;1981年01期
12 曹北吉;强化环境监测科学管理 提高环境监测整体效能[J];干旱环境监测;1992年01期
13 汤一凡;杨文宇;石加凤;;试谈微型计算器在环境监测中的开发利用[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1992年01期
14 欧阳援朝;关于环境监测成本核算的探讨[J];四川环境;1994年01期
15 ;油气田环境监测工作会议专题报道[J];油气田环境保护;1994年03期
16 杨吉林;积极创办技术服务实体 加速环境监测事业发展[J];环境保护;1995年07期
17 刘用泉;“绿色食品”与环境监测[J];福建环境;1995年04期
18 黄玉凯;对制定跨世纪环境监测发展规划的看法[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1996年02期
19 陈伟;;环境监测在环境监理中的作用[J];环境;1998年11期
20 吴怀民,滕恩江;关于编制环境监测科技发展“十五”规划的几点考虑[J];中国环境监测;200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青平;;二硫化碳试剂提纯方法的改进[A];第三届浙江中西部科技论坛论文集(第一卷)[C];2006年
2 吉长余;张东果;陈跃;姜丽丽;余秀芬;;大亚湾核电站环境监测工作中的质量保证措施[A];全国放射性流出物和环境监测与评价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3 李梅;辛小毛;张宽;;基于GIS技术建立天津市环境监测地理信息系统[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下册)[C];2005年
4 李党生;杨志强;朱惠斌;冯涛;;浅谈环境监测实验室废液的处置与管理[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7年
5 刘利娜;;关于加强环境监测与环境监察协调运行的建议[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下册)[C];2005年
6 孙强;王慧觉;杜辉;王钦涛;陈静;;高速公路施工期环境监测敏感点的调查及属性问题研究[A];中国公路学会04’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徐少才;李海燕;杨云鹏;张萌;;浅析环境监测业务的发展与应用[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8年
8 曾爱娣;;浅议环境监测中的事故隐患及防范措施[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8年
9 顾玲;张光华;丁红梅;;环境监测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A];第八届全国大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林桂芸;;现代微生物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生物传感器简介[A];四川省第十次环境监测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刁春鹏;焦化废水处理过程苯系物、苯胺类、重金属污染物的存在及去除特性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2 门娟;高效降解菌对典型苯系物的降解特性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3 王宝庆;生物过滤法净化含苯系物废气的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年
4 杨海;环境与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5 刘研华;中国环境规制改革研究[D];辽宁大学;2007年
6 邸岳淼;水体痕量污染物表面等离子体检测技术研究与实验[D];浙江大学;2006年
7 张学典;差分吸收光谱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理论和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8 雷少刚;荒漠矿区关键环境要素的监测与采动影响规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9 庄晓虹;室内空气污染分析及典型污染物的释放规律研究[D];东北大学;2010年
10 吴婷;微分析系统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进;监测大气环境二氧化硫浓度的硅传感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2 齐宇勃;哈尔滨市城区环境电磁辐射的监测与分析[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3 陆楠;基于ZigBee技术的震后局部环境监测系统的设计[D];成都理工大学;2009年
4 白俊跃;环境监测中生物传感器的构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5 董亚超;基于ZigBee技术的无线环境监测网络的开发[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6 郑伟;基于FTIR的环境气体监测系统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7 董莹莹;完善我国海洋环境监测的法律途径[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8 李亚美;无线传感器网络环境监测系统数据中转器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9 梁雪刚;空气环境质量检测方法研究与监控软件设计[D];浙江大学;2006年
10 高立群;基于WebGIS的环境监测信息系统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仲属宁;守望碧水蓝天[N];营口日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文雯;多头发布易导致信息混乱[N];中国环境报;2010年
3 记者 丁冬;环境监测实现大突破[N];中国环境报;2004年
4 吴晶晶;环境信息多头发布多个结果,体制需“梳理”[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5 记者 刘宇男;省环保厅:加强环境监测 严防污染事故[N];四川日报;2011年
6 特约记者 史沁平;国家环境监测总站站长魏山峰在我市调研[N];长治日报;2008年
7 记者 金涛 通讯员 鄢祖海 王勇 实习生 柳诗莹;创十年来年度空气质量最佳[N];长江日报;2010年
8 赵英民;明确环境监测定位 强化环境监测管理[N];中国环境报;2007年
9 记者 刘树铎;探索环境监测与公众参与新途径[N];中国经济时报;2009年
10 余建军;励精图治三十载 厚积薄发立潮头[N];中国环境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