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污泥样品中的痕量高氯酸盐
【摘要】:本文建立了离子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活性污泥样品中高氯酸盐的分析方法。以高容量、强亲水性的IonPac AS20(2mm)阴离子交换柱为分析柱,EGC在线产生KOH等浓度淋洗。ESI-MS-MS多元反应监测模式监控离子对,以100.8/84.9、98.8/66.9、100.8/68.9定性,98.8/82.9定量。方法的检出限(S/N=3) 为0.01μg/L,在0.05-100μg/L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r=0.9988)。0.2μg/L的标准溶液重复进样9次, RSD为2.3%,样品回收率在88.5%-102.2%之间。
|
|
|
|
1 |
史亚利;刘肖;张萍;蔡亚岐;牟世芬;;离子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饮用水及环境水样中的痕量高氯酸盐[J];分析试验室;2007年04期 |
2 |
刘敏之,周增炎,高廷耀;毛细吸水时间测定仪的试制和应用[J];中国给水排水;1989年05期 |
3 |
王祥;;联邦德国净化污泥在农业上的利用[J];上海环境科学;1989年07期 |
4 |
冯生华;法国带式压滤机的性能[J];中国给水排水;1991年04期 |
5 |
赵子定,常玉海;化纤污泥高温堆肥处理的试验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1993年01期 |
6 |
左任成;硫酸废水处理后排放污泥的利用[J];化工环保;1994年02期 |
7 |
尹军,韩卫泽;日本的污泥处理现状及展望[J];中国给水排水;1995年03期 |
8 |
;污泥离心脱水成套装置[J];中国军转民;2001年10期 |
9 |
吴敏,杨健;关于城镇污水处理厂实行污泥排放量考核与控制的讨论[J];给水排水;2002年09期 |
10 |
刘仁勇,史笑非,马志明,李亚峰;污泥好氧消化的动力学及相关问题讨论[J];辽宁化工;2002年01期 |
11 |
张光明,吴敏生,张维昊,张锡辉;城市污泥超声波处理技术[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3年06期 |
12 |
郭淑琴,胡大卫,卢心虹,赵乐军,徐文刚;介绍几种污泥热干化技术设备[J];中国给水排水;2003年05期 |
13 |
岳军武;谈国内外给水厂的污泥处理[J];现代技能开发;2003年05期 |
14 |
袁园,杨海真;表面活性剂及酸处理对污泥脱水性能影响的研究[J];四川环境;2003年05期 |
15 |
朱雅兰,刘子国,杨静;污水厂改扩工程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和处置[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3年S1期 |
16 |
安哲;乌鲁木齐市河东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途径初探[J];干旱环境监测;2004年03期 |
17 |
尹守东,王凤友,李玉文;城市污泥堆肥林地应用研究进展[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
18 |
朱传合;含酚污水污泥重力浓缩性能的研究[J];石油化工环境保护;1995年04期 |
19 |
王诗元,崔玉波!城建系,王翠兰!城建系,荐志远!城建系;污泥处理技术展望[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
20 |
程曦,李田;水厂污泥的脱水[J];城市公用事业;2000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