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间接ELISA法检测棉籽黄萎病菌
【摘要】:以棉花黄萎病菌Bp2培养液中毒素蛋白免疫BALB/C小白鼠制备抗血清,建立了可特异性检测棉花黄萎病菌的间接ELISA方法。所制备的毒蛋白抗血清效价为1:204800,对毒蛋白的最低检测量达7.81ng/ml。可以与江苏省各地采集到的棉花黄萎病菌的培养液发生特异性反应,而与其它致病菌培养液的反应呈阴性。用该方法对81份江苏省抽样的棉籽进行检测,12份呈阳性反应, 其中有毛籽也有包衣籽。取检测为阳性反应的这些棉籽培养液针刺接种棉苗也全都发病。这些结果表明所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可用于棉籽携带黄萎病菌的快速检测
|
|
|
|
1 |
林玲;陈志石;龚伟荣;张爱香;顾甘雨;顾本康;;间接ELISA法检测棉子携带黄萎病菌新方法[J];棉花学报;2006年06期 |
2 |
陈旭升,陈永萱,黄骏麒;棉花黄萎病菌鉴定技术进展[J];棉花学报;1997年02期 |
3 |
唐敏;;几种抗性不同药剂室内抑菌试验效果[J];农村科技;2007年04期 |
4 |
陈旭升,陈永萱,黄骏麒;棉花黄萎病菌液体培养过程中有关pH值问题初探[J];江苏农业学报;1998年04期 |
5 |
马春红;范尉尉;董文琦;刘子会;贾银锁;;四种棉花黄萎病毒素制备方法的比较[J];华北农学报;2007年S2期 |
6 |
;棉花枯、黄萎病的识别和防治[J];上海农业科技;1974年07期 |
7 |
;山东省棉花枯黄萎病综合防治研究概况[J];山东农业科学;1982年01期 |
8 |
姚耀文;李宝栋;文学;程远大;王斯干;;棉饼带枯、黄萎病菌检疫消毒方法研究[J];植物检疫;1989年03期 |
9 |
秦久刚;121乳剂对棉花枯黄萎病菌的室内药效测定[J];中国棉花;1990年06期 |
10 |
孙文姬,简桂良;棉花叶柄是分离黄萎病菌的最佳部位[J];植保技术与推广;2000年02期 |
11 |
林玲,张爱香,陈志石,顾本康,王跃;江苏省棉花黄萎病菌培养特性与致病力的相关性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05年02期 |
12 |
王清和;张立修;周凯南;吴洵恥;夏俊强;;棉花枯、黄萎病株根围病原菌铲除剂的研究[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1年02期 |
13 |
顾振芳,支月娥,胡育海,朱拙安;茄子黄萎病菌的研究及其毒素的生物测定[J];上海农学院学报;1995年03期 |
14 |
陈旭升,王祝鸣;棉花黄萎病菌致萎毒素的分离纯化方法[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02年02期 |
15 |
陈强;沈晨杰;吴鹏;左开井;;ATM法转黄萎病菌的条件优化及转GFP的单孢的获得[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09年05期 |
16 |
张卓敏;;棉花黄萎病种籽带菌检验[J];植物病理学报;1963年02期 |
17 |
陈吉棣;王俊英;陈松生;徐纯锡;;棉籽壳对黄萎病菌的抑菌作用和抑菌物质的分析[J];植物保护学报;1980年04期 |
18 |
刘学堂,宋晓轩,郭金城;棉花黄萎病菌的研究及最新进展[J];棉花学报;1998年01期 |
19 |
石磊岩;简桂良;孙文姬;冯洁;;我国棉花黄萎病研究现状与方向[J];植物保护学报;1998年02期 |
20 |
陈旭升,陈永萱,黄骏麒,王祝鸣;三个黄萎病菌系致萎峰蛋白电泳图谱分析[J];中国棉花;2002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