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地区泥蚶氨基酸差异分析
【摘要】:采用多元分析方法,根据实验测量所得的泥蚶氨基酸分析结果,对七个不同地区的泥蚶的氨基酸差异进行了比较研究.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七个不同地区的泥蚶种群中,乐清和韩国种群的氨基酸差异最小,汕头泥蚶种群,它与其他六个地区泥蚶氨基酸差异程度最大.
|
|
|
|
1 |
张永普;应雪萍;王铁杆;柴雪良;;橄榄蚶三个地理群体的形态差异分析[J];海洋科学;2009年10期 |
2 |
李强;蓝昭军;赵俊;陈龙秀;钟良明;;北江水系生活史类型研究[J];四川动物;2011年03期 |
3 |
孙成波;陈国良;童汉荣;叶宁;邓超;李婷;王平;;美国4个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种群形态差异与判别分析[J];海洋与湖沼;2009年01期 |
4 |
水柏年;孙希福;韩志强;高天翔;;黄海、东海蓝点马鲛群体的形态特征分析[J];水产学报;2009年03期 |
5 |
么宗利;王慧;周凯;来琦芳;;我国5个青蛤地理群体形态差异分析[J];海洋水产研究;2007年02期 |
6 |
明俊超;董在杰;梁政远;张守领;张平;;6个不同鲤群体的形态差异分析[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
7 |
张国权;泥蚶人工育苗应注意的问题[J];科学养鱼;1998年04期 |
8 |
龙可!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叶挺东路17号225000;虾塘混养泥蚶[J];特种经济动植物;2000年01期 |
9 |
金珊,赵青松,王达根,沈杰;虾塘养殖泥蚶大规模死亡原因及防治对策[J];水产科学;2002年06期 |
10 |
刘松海,王昌龄,顾宏斌
,陈坚;泥蚶养殖技术之二:泥蚶早繁育苗技术初探[J];中国水产;2002年05期 |
11 |
赵青松,徐镇,王达根;泥蚶育苗关键技术[J];齐鲁渔业;2002年05期 |
12 |
张春丹,李明云;泥蚶苗种生产技术[J];河北渔业;2005年02期 |
13 |
陈蓉;刘建勇;唐连俊;饶颖竹;;中国5个海区不同群体毛蚶形态差异分析[J];海洋科学;2009年07期 |
14 |
周志明,陈朝晖;泥蚶Tegillarca granosa (Linnaeus)工厂化育苗技术简介[J];现代渔业信息;1995年10期 |
15 |
郑美芬;泥蚶人工育苗的几个技术问题[J];水产养殖;2001年06期 |
16 |
郑忠明,金春华,徐镇;泥蚶亲贝工厂化人工培育技术研究[J];海洋渔业;2002年02期 |
17 |
吴洪喜,柴雪良;浙江乐清湾泥蚶的繁殖习性和生长特性[J];动物学杂志;2004年03期 |
18 |
曹华;泥蚶网围高产高效养殖技术[J];中国水产;2001年08期 |
19 |
金珊,赵青松;泥蚶育苗常见病害及其防治[J];海洋渔业;2002年03期 |
20 |
张永普,林志华,应雪萍;不同地理种群泥蚶的形态差异与判别分析[J];水产学报;2004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