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心肌病的介入治疗和药物治疗的疗效对比分析
【摘要】:正 目的:我院诊治的缺血型心肌病例54例,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本病的冠脉造影特点及介入治疗和药物治疗的疗效对比分析。方法:自1995年1月至2004年1月我院冠心病监护病房收治的缺血性心肌病(ICM)患者54例,其中男性41例(占76%),女性13例(占24%),年龄64±10岁,平均年龄69.7岁。均符合ICM 的确诊3个肯定条件和2个否定条件。分保守治疗组和介入治疗组,出院后随访3年,随访内容包括:住院次数、治疗费用及心脏事件。结果:经治疗后,两组病人症状均有所改善,保守治疗组NYHA 心功能分级由(3.0±0.8)升至
|
|
|
|
1 |
高从光;冠心病介入治疗的选择及其应用价值[J];现代实用医学;2001年08期 |
2 |
刘宝辰,崔勇,石二为;介入治疗中工作人员受照剂量及防护措施[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02年01期 |
3 |
陈纪林;冠心病介入治疗进展 (2)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介入治疗[J];中国循环杂志;2002年06期 |
4 |
田文敏;肝癌介入治疗中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分析[J];承德医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
5 |
张桂红
,刘卫珍
,赵海琴;子宫肌瘤介入治疗的观察及护理[J];广西医学;2003年08期 |
6 |
杨莉;;舒适护理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4年01期 |
7 |
李莉;卢桂森;;Budd-chiari综合征的介入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医学文摘.内科学;2004年03期 |
8 |
高东升,赵家琦,李清贤,张金国;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疗效安全性评价[J];济宁医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
9 |
董世艳,赵日明,陈东旭,党传欣;心理干预在心脏病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
10 |
罗凤莲;袁亮;邹同恩;;急性肾功能衰竭介入治疗的探讨[J];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2006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