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040712”飑线过程的中小尺度特征研究
【摘要】:利用WSR-88D多普勒天气雷达和GOES卫星云图资料,结合每分种更新一次的地面自动气象站要素,分析了上海"040712"飑线过程的中小尺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高空前倾槽,中低空急流,和地面干冷空气的侵入提供了有利于飑线发生的大尺度热力和动力环境;2)飑线的灾害性大风主要是由其中的一段中(尺度弓状回波直接造成的,它形成于飑线内MCS系统边界层辐合线上,弓状回波与邻近MCS的相互作用导致其强烈发展。3)在弓状回波的中部前侧可见一中低空中尺度气旋,地面强风也位于此区域内。4)红外云图上冲云顶、红外云顶亮温和位于飑线内对流云团移动方向右前侧的TBB等值线密集区,以及WSR-88D多普勒雷达回波顶高(ET)和垂直液态水含量(VIL)等产品等对于飑线系统的监测和临近预报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
|
|
|
1 |
黄海波,汪德,杨松福;滇南一次弓状回波带过程的分析[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4年S1期 |
2 |
耿力;刁秀广;袁希强;吕庆利;;一次强对流风暴的雷达回波产品分析[J];山东气象;2008年02期 |
3 |
吴宇华,段昌辉;一次强飑线大风过程分析[J];陕西气象;2002年05期 |
4 |
张小松,李宏波;云南中部一次飑天气过程的雷达回波特征[J];气象;2003年12期 |
5 |
卢保祥,吕奇燊;“2.28”强飑线分析[J];广西气象;1983年06期 |
6 |
韦统健;一次热带飑线过程的雷达回波分析[J];气象科学;1986年02期 |
7 |
陈秀杰,耿勃,叶惠明;一次飑线天气过程的卫星水汽图像特征[J];气象;1998年06期 |
8 |
李刚;利用EN风数据仪正确判断飑线[J];河南气象;2004年01期 |
9 |
丁青兰;刘武;朱晓虎;李靖;;一次飑线天气过程多普勒雷达产品分析及临近预报[J];气象科技;2008年02期 |
10 |
应冬梅,郭艳;江西省飑线的雷达回波特征分析[J];气象;2001年03期 |
11 |
孙士型,陈少平,于大峰,汪应琼,仇苏宁;一次飑线过程的卫星云图和雷达回波特征[J];湖北气象;2004年01期 |
12 |
郭继奋,李琳,景淑贞,王孔香;晋中市5月~9月飑线落区预报指标[J];山西气象;2005年01期 |
13 |
赵亚民,魏文秀;飑线群发展的若干特征[J];气象;1984年12期 |
14 |
苏春芹;“9·17”飑线的天气学及物理量场分析[J];广西气象;1994年02期 |
15 |
王小勇,代春梅;一次风雹过程的711雷达回波分析[J];四川气象;2003年01期 |
16 |
杨梅,尹小飞,黄祖辉,李玉芳,李玉林;利用CINRAD WSR-98D探测飑线天气过程[J];气象科技;2004年03期 |
17 |
谢梦莉,黄京平,俞炳;一次罕见的飑线天气过程分析[J];气象;2002年07期 |
18 |
黄红,李性太;“9851”飑线天气过程分析[J];贵州气象;1999年01期 |
19 |
江吉喜;一次特大沙尘暴成因的卫星云图分析[J];应用气象学报;1995年02期 |
20 |
陈伟民,王强,陈敏连,李荣庆;“5.5”黑风暴中-β尺度飑线的初步数值模拟[J];气象学报;1996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