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0年来临床淋巴瘤中医证型和用药规律分析
【摘要】:目的:对1979年6月~2009年6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收录的中医诊治淋巴瘤文献,通过频度分析来总结中医证型和方药特点,以探讨淋巴瘤中医辨证论治规律。方法:按标准术语进行归类,统计其出现频次,并对证候要素分析统计。按频率大小确定常见证型和常用药物。结果:淋巴瘤证型16个,其用药共265种,按功能归为20大类。补虚药、清热药和化痰止咳平喘药使用频次占72.3%,补虚药为第一位,清热药次之,化痰止咳平喘药第三,活血化瘀等药也常用。结论:对淋巴瘤中医证型特点和方药规律分析的结果可为目前淋巴瘤的辨证论治提供参考依据。
|
|
|
|
1 |
庞薇,卞国本;小儿肺炎X线征象与中医证型关系探讨[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4年01期 |
2 |
胡雪珍,恽敏;渗出性胸膜炎中医证型的X线表现[J];苏州医学院学报;1997年05期 |
3 |
潘志恒,陈国浩,梁九根,王连源,卢献平;慢性胃脘痛患者中医证型与核素胃排空功能关系的初步探讨[J];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1997年03期 |
4 |
陈平,胡红,王明月,蒋亚非,叶灵英,白晓雪;女性盆腔肿块超声征象与中医证型关系初探[J];实用中医药杂志;1998年05期 |
5 |
胡庆全;脑梗塞中医证型与微循环关系研究[J];中国微循环;2001年04期 |
6 |
孙维峰,孙桂华,毛婷丽,董哲,徐伟,王小春;糖尿病胃轻瘫中医证型与胃动力改变关系的研究[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
7 |
王邦才,何伟芳,贺娟;苦参素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与中医证型关系[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3年05期 |
8 |
叶人,徐晓峰,程志清;摄生对高血压病病程与中医证型相关性的研究[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年02期 |
9 |
章赛月,程志清;老年高血压病证型调查分析[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3年10期 |
10 |
谭竞;慢性肝病中医证型与客观检测指标关系的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2005年05期 |
11 |
廖慧慧,缪江霞;慢性盆腔炎性不孕患者中医证型与微生态的相关性探讨[J];中医药学刊;2005年11期 |
12 |
薛增明;李长生;宁美芳;李国华;姚雷;;42例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前后中医证型的演变[J];山东中医杂志;2005年12期 |
13 |
张耀如;;乳腺增生病中医分型与近红外像关系临床观察[J];山西中医;2006年02期 |
14 |
肖家翔;王利民;姚贤凤;;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中医证型闪光视网膜电图的检测分析[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6年03期 |
15 |
陈均法;庄海峰;;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免疫学改变与中医症候分型的关系[J];中医药学刊;2006年05期 |
16 |
肖明霞;安莉萍;;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证型分布研究[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7年07期 |
17 |
高成勉;包含飞;周强;;本体构建原则及其在中医顶层本体构建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2008年05期 |
18 |
霍本栋;李娟娟;;肠易激综合征的微观辨证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导报;2008年09期 |
19 |
张瑜;张会永;杨关林;;BNP诊断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
20 |
吴晓霞;;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医证型与外周血Fas及sFas表达相关性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8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