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许银姬陈远彬王丽丽林琳  
【摘要】:目的:通过观察青天葵预先给药对内毒素致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大鼠肺水通道蛋白-1和5(Aquaporin 1and 5,AQP-1、AQP-5)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保护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正常组(A组)、青天葵预保护组(B组)、内毒素模型组(C组)。采用舌底静脉注射内毒素(5mg/kg),复制ALI模型,B组预先给药处理,造模8h后检测肺湿/干重比(W/D)观察肺脏水通透性的变化,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的改变,免疫组化法及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AQP-1、AQP-5在肺内的表达。结果:与C组相比,B组及A组肺湿/干重比值明显降低(P0.05),B组肺水肿病理改变程度明显减轻,AQP-1、AQP-5在肺内的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05)。结论:青天葵预先给药可通过促进ALI大鼠肺AQP-1和AQP-5的表达上调,增加清除和转运肺水,改善水液代谢,减轻肺水肿状态,从而有效保护急性肺损伤。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徐德斌,刘树芬,张劭夫,蒋永艳,陈秋华;血清铁蛋白水平预测急性肺损伤发生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1999年04期
2 廖秀玉,林建东,刘宁,陈小莉,王先奉,林松元;钠氢交换体及其抑制物在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J];中国急救医学;2000年11期
3 余衍亮,孙秀明,雷亿群,戴健,李翠莉;一氧化氮与成人肺疾病[J];南京军医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4 王晓晖,曹慧玲,丁信军,杨宁江;地塞米松对急性肺损伤小鼠体液免疫的影响[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1年02期
5 王和枚,丁日高,阮金秀;急性肺损伤的中性粒细胞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02年06期
6 ;西维来司钠—急性肺损伤治疗药[J];中国医药技术与市场;2003年04期
7 吴国明,徐智,钱桂生,王兴胜,陈维中,李淑平,薛桥,王士雯;老年鼠急性肺损伤模型的建立[J];西部医学;2004年03期
8 张芳,钱桂生,汪晓莉,吴学玲,雷撼;脂多糖致大鼠急性肺损伤肺组织中糖皮质激素受体的表达及活性变化[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5年04期
9 李建强,高晓玲,刘卓拉,徐永健,张珍祥;胆红素对抗脂多糖诱导致大鼠急性肺损伤的实验研究[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5年04期
10 安梅,李主一,翁龙江,李光权,王根春;高原肢体缺血再灌注致急性肺损伤的实验研究[J];解放军医学杂志;1994年02期
11 朱运奎,张绍仪,张世范,高伟,贾树斌,刘庭忠;山莨菪碱对高原内毒素急性肺损伤防治作用的实验研究[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1994年03期
12 秦晔晖,胡国昌,汪曙渠,陈为,曾因明;在体家兔盐酸吸入致急性肺损伤模型研究[J];徐州医学院学报;1995年04期
13 彭文鸿,黄念秋,邹霞英,毛宝龄;东莨菪碱预防急性肺损伤的实验研究[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1996年04期
14 段德卿,简化眉,曾广泳;创伤性急性肺损伤42例诊治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1997年05期
15 姜利,席修明,骆辛;急性重症胰腺炎并发急性肺损伤的临床分析[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1998年01期
16 孟毅!兰州,罗晓阳!兰州,曹治!兰州,王育敏!兰州,王嘉军!兰州;脑创伤致急性肺损伤的实验研究[J];中华创伤杂志;1999年S1期
17 傅祖红,姚虞蓉;NAC对急性肺损伤治疗保护作用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1999年04期
18 尹文,梁继河,蔡春,井晓梅,王睿;山莨菪碱对急性肺损伤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及意义[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19 马岳峰,张茂,干建新,施小燕,江观玉;创伤后急性肺损伤患者行俯卧位通气的研究[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1年05期
20 张琪琳,丁玉妹,肖中;急性肺损伤所致低氧血症的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J];中国急救医学;2002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琳;许银姬;陈远彬;王丽丽;;青天葵对内毒素致急性肺损伤大鼠肺水通道蛋白1和5表达的影响[A];第十次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呼吸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田巍;王聪;关岚;李天水;陈志芳;金红芳;赵斌;杜军保;;七叶皂苷钠对大鼠急性肺损伤干预治疗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三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大会论文集[C];2010年
3 钱桂生;;SIGIRR对小鼠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1(第十二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4 武庆平;金胜威;刘东;桂平;尚游;冯丹;姚尚龙;;急性肺损伤研究新思路抗炎和促炎症消退相结合[A];2010中华医学会全国麻醉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5 胥武剑;董宇超;朱莹;洪伟峻;宁允叶;蔡在龙;李强;;Nogo-B在小鼠急性肺损伤中的保护性作用及其可能机制[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1(第十二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6 谢衬梨;萧正伦;黎毅敏;莫红缨;赵一菊;;生长素释放肽对急性肺损伤小鼠核因子-κB和纤溶系统的干预作用[A];第三届重症医学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7 皋源;王云霞;李玟;邓羽霄;王祥瑞;;羟乙基淀粉130/0.4对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TLR4表达的影响[A];第三届重症医学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8 祁媛媛;钱莉玲;孙波;;吸入NO促进骨髓EPC动员在幼猪急性肺损伤修复中的作用及其机制[A];中国生理学会第23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生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文集[C];2010年
9 黄秋霞;;法乐氏四联症根治术后急性肺损伤的护理[A];外科重症监护专科知识培训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克拉拉·阿巴斯买;买提祖农·买苏尔;张建龙;;实验性急性肺损伤大鼠多器官Gq/11蛋白的动态表达变化[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第九届全国代表大会及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家扬;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医证候研究及青天葵对其干预机制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2 秦鑫;汽化吸入全氟化碳对行机械通气肺损伤小猪肺外脏器的保护作用[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6年
3 戢新平;体位改变对兔油酸型急性肺损伤的影响[D];中国医科大学;2004年
4 黄泽清;骨形态生发蛋白-4在酸吸入致大鼠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及作用机制探讨[D];中国医科大学;2006年
5 李洪霞;内毒素致急性肺损伤中炎症介质/抗炎介质失衡机制及白介素10、地塞米送的保护作用[D];军医进修学院;2001年
6 陆健;肺失肃降的病理生理研究及其临床指导意义探讨[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7 王泓;机械通气对心功能影响的机制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8 樊毫军;腹腔或静脉注射全氟化碳对大鼠急性肺损伤预防作用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6年
9 朱峰;丙酮酸乙酯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大鼠急性肺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7年
10 刘同祥;中药蛋白酶抑制剂的筛选及防治急性肺损伤作用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远彬;急性肺损伤的中医临床证候分析及青天葵对急性肺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高晓玲;胆红素对抗内毒素诱导致大鼠急性肺损伤的实验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2年
3 吴红涛;实验性胸腹撞击伤并急性肺损伤的病理生理特点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4年
4 赵晓巍;不同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对减轻急性肺损伤模型通气机相关肺损伤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4年
5 张秀敏;不同诱因急性肺损伤模型大鼠肺内外炎症动态变化[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6 陈小莉;雷米普利对急性肺损伤时核因子-κB活性的影响[D];福建医科大学;2005年
7 简文;山莨菪碱治疗创伤性急性肺损伤分子生物学机制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2年
8 何勇;急性肺损伤大鼠肺表面活性物质及表面活性物质蛋白变化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3年
9 朱晓勤;芪术合剂对急性肺损伤大鼠的实验研究[D];天津中医学院;2005年
10 于东云;内毒素诱导急性肺损伤中热休克蛋白的表达及大黄对HSP70表达的调控[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姜宁 常亮 王晓静;急性肺损伤防治难题攻克[N];医药导报(中药报);2003年
2 ;Calfactant在儿科急性肺损伤中的疗效[N];医药经济报;2005年
3 陈贵善;青天葵的栽培技术[N];中国特产报;2007年
4 ;血液制品输注可引起致死性急性肺损伤[N];大众卫生报;2005年
5 熊学莉通讯员 曾理;急性肺损伤早诊早治降低病死率[N];健康报;2008年
6 郭姜宁 常亮 王晓静;高海拔地区急性肺损伤防治难题攻克[N];科技日报;2003年
7 武警总医院急救医学中心主任 王立祥孙鲲 整理;控制ARDS要五早[N];健康报;2008年
8 白毅;我国防化研究获进展[N];中国医药报;2002年
9 记者 韩建清;SARS病毒受体找到了[N];人民日报;2006年
10 记者  张景华 吴春燕;中国科学家首次证实人体存在SARS病毒受体[N];光明日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