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胡振春;;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房纤颤34例临床分析[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07年05期 |
2 |
张卫;徐丽梅;韩彬;王蔚;;静脉滴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发房颤的临床疗效[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10年06期 |
3 |
高友山;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房纤颤[J];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2000年02期 |
4 |
常程,高巍,杨秀玲;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快速房颤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05年02期 |
5 |
Rioufol G.;Zeller M.;Dentan G.;刘少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复杂病变的预测因素和预后:来自RICO研究的数据[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心脏病学分册);2007年11期 |
6 |
雷玉梅;胡小平;马继东;兰为群;;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快速房颤的临床疗效[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9年04期 |
7 |
Valente S.;Lazzeri C.;Vecchio S. ;马超;;心源性休克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院内死亡率的预测因素[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心脏病学分册);2007年05期 |
8 |
李进嵩;马康华;覃数;罗素新;杨自蓉;聂志芬;;以心脏骤停为主要表现的急性心肌梗死年轻患者1例[J];重庆医学;2006年01期 |
9 |
Husic M.;Nφrager B.;Egstrup K.;Mφller J.E.;柴大军;;初发急性心肌梗死后以左室舒张期室壁运动异常作为左心室扩张的早期预测因素的作用[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心脏病学分册);2006年03期 |
10 |
Pedersen O.D;AbildstrΦm S.Z;Ottesen M.M.;王海玲;;急性心肌梗死后房颤/房扑患者发生猝发性和非猝发性心血管死亡的风险增加[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心脏病学分册);2006年05期 |
11 |
Van Spall H.G.C.;刘少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院内戒烟咨询与全因死亡率之间的关系[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心脏病学分册);2007年11期 |
12 |
李振有,罗椒衍;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和临床预测[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2000年02期 |
13 |
Oudot A.;Steg P.G.;Danchin N.;Y. Cottin;朱冰坡;;慢性口服抗凝药物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和预后的影响:RICO调查资料[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心脏病学分册);2006年12期 |
14 |
Brosh D.;Assali A.R.;Mager A.;R. Kornowski;杜媛;;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无复流现象对6个月死亡率的影响[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心脏病学分册);2007年07期 |
15 |
Sajadieh A.;Nielsen O.W.;Rasmussen V. ;韩瑞娟;;年龄≥55岁、表观健康的受试者中的室性心律失常与死亡及急性心肌梗死风险[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心脏病学分册);2006年10期 |
16 |
王国华;空腹血糖是急性心肌梗死30天死亡率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J];国际心血管病杂志;2005年04期 |
17 |
伍广伟
,林英忠
,徐广马
,袁军;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房颤动的临床和预后意义[J];广西医学;2002年08期 |
18 |
张晶,陈彦玲,杨艳;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房颤动的相关因素及近期预后分析[J];武警医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
19 |
王孝东;;男性和女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间院内死亡率差异的预测因素[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心脏病学分册);2007年03期 |
20 |
王孝同,杨斌;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房颤14例报告[J];中国基层医药;1999年0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