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黄酸缺乏对斑马鱼胚胎心脏发育的影响
【摘要】:目的采用化学遗传学和基因knock-down两种方法建立视黄酸缺乏的斑马鱼模型,探讨视黄酸缺乏对胚胎心脏发育的影响。方法在斑马鱼胚胎孵育的5hpf,用视黄醛脱氢酶2(raidh2)抑制剂——DEAB处理斑马鱼胚胎,并通过外源性视黄酸干预,观察其对DEAB的拮抗作用。通过显微注射吗啡啉修饰的反义寡核苷酸(MO)knock-down raldh2基因,阻断视黄酸合成,并构建raldh2-EGFP重组质粒,验证raldh2-MO的效率。动态观察DEAB处理组和raldh2-MO组胚胎心脏表型、心率及心室收缩分数变化。通过胚胎整体原位杂交实验,分析视黄酸缺乏对心脏特异标记vmhc、amhc及nppa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DEAB处理和raldh2-MO注射均能有效特异地抑制视黄酸合成,两组胚胎出现一致的异常表型。视黄酸缺乏后,斑马鱼胚胎心脏发育异常,出现心包腔水肿、部分心脏呈线性管状、无向右环化或环化不完全、心房心室发育异常、房室管血液返流、血流缓慢异常表型,心脏搏动节律规则,但心室率下降,心室收缩乏力,胚胎心室率和心室收缩分数与野生型胚胎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黄酸缺乏的胚胎心脏amhc表达范围缩小,vhmc表达细胞范围扩大,nppa在心室部位表达明显,而在心房部位表达降低甚至无表达。结论通过外源性DEAB处理和raldh2-MO显微注射两种方法成功构建视黄酸缺乏的斑马鱼胚胎模型。视黄酸缺乏影响了胚胎心房心室分化、心管环化、瓣膜发育以及心肌收缩等心脏发育的多个重要环节,并导致胚胎心肌收缩力降低、心脏功能受损。视黄酸缺乏改变心脏特异基因的表达,干扰正常的房室分化。
|
|
|
|
1 |
陈文利;李培英;杨丽莉;高丽蕙;王彤;陈昌生;安瑞永;;二甲基联苯胺对斑马鱼早期胚胎发育的表观影响[J];河北渔业;2011年06期 |
2 |
张立凤;桂永浩;钟涛;王跃祥;蒋球;崇梅;孙淑娜;宋后燕;;视黄酸影响斑马鱼胚胎心脏房室分化[J];复旦学报(医学版);2007年01期 |
3 |
朱琳,史淑洁;斑马鱼胚胎发育技术在毒性评价中的应用[J];应用生态学报;2002年02期 |
4 |
孟安明;斑马鱼胚胎发育的功能染色体组[J];实验动物科学与管理;2003年S1期 |
5 |
孙智慧;贾顺姬;孟安明;;斑马鱼:在生命科学中畅游[J];生命科学;2006年05期 |
6 |
李明,苏颖,孟安明;外源视黄酸诱导斑马鱼头部和尾部躯干神经嵴的发育[J];科学通报;2002年08期 |
7 |
李荔,张士璀,王锐,李国荣,王梅林;斑马鱼的克隆:囊胚细胞核移入正常具核卵子的发育[J];高技术通讯;2000年07期 |
8 |
谢博识;;她打开了基因的“潘多拉盒”[J];新知客;2008年02期 |
9 |
郑福军,贾方钧,李逸平;斑马鱼中囊胚过渡调控机制[J];细胞生物学杂志;2004年03期 |
10 |
李洁斐;李卫华;王强毅;金泰廙;丁训城;;斑马鱼应用于毒理学研究的现况[J];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2005年04期 |
11 |
岳明金;莫赛军;宋平;龚炎长;;斑马鱼Z-OTU蛋白在卵子发生和胚胎发育早期的表达(英文)[J];动物学研究;2011年04期 |
12 |
齐麟;向志明;张彤;;斑马鱼SAA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5期 |
13 |
钱林溪,钟涛,宋后燕;斑马鱼早期内胚层发育及其分子调控机制[J];生命的化学;2005年04期 |
14 |
全珊珊;吴新荣;;斑马鱼,人类疾病研究的理想模式动物[J];生命的化学;2008年03期 |
15 |
雷孝锋;江志钢;李志;王华;万永奇;袁婺洲;吴秀山;;斑马鱼心脏发育标记基因Wnt11的多克隆抗体制备[J];生命科学研究;2011年02期 |
16 |
唐雄卓;江志钢;赵碧峰;李发祥;谢华平;邓云;吴秀山;;斑马鱼心脏发育候选基因Pygo1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检测[J];生命科学研究;2011年04期 |
17 |
李书鸿;毛钟荣;韩文;孙志远;闫维;陈惠萍;严绍颐;;斑马鱼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及成熟卵的受精发育[J];生物工程学报;1993年04期 |
18 |
何牧仁,高飞,旭日干;利用静电场提高IVF小鼠胚胎发育率的研究[J];细胞生物学杂志;1997年04期 |
19 |
柳明洙;张学武;高圭永;金善姬;张琚;;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和血管发生素-1及其受体在斑马鱼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表达[J];时珍国医国药;2006年06期 |
20 |
郑丽丽;吴端生;;斑马鱼实验动物化研究及应用[J];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