胚胎干细胞源性神经前体细胞的免疫原性
【摘要】:目的:初步探讨胚胎干细胞源性神经前体细胞的免疫原性。方法:1.运用“5步法”从ES-D3胚胎干细胞诱导出神经前体细胞。2.流式细胞仪检测神经前体细胞MHC-Ⅰ、MHC-Ⅱ表达水平及IFN-γ作用下二者诱导型表达情况。3.观察神经前体细胞向脑缺血大鼠脑内移植后脑内免疫学分子CD4、CD8、ED1表达及颈部淋巴细胞增殖性。结果:1.经“5 步法”从胚胎干细胞诱导出多量nestin阳性细胞(80%),该细胞具有一致性扩增能力并能进一步分化成GFAP与Tuj-1阳性细胞,提示该类细胞系神经前体细胞。2.神经前体细胞表达多量的MHC-Ⅰ类分子但几乎不表达MHC-Ⅱ类分子,但在 IFN-γ的作用下可诱导型上调MHC-Ⅰ类和Ⅱ类分子。3.脑内移植后免疫学分子表达模式提示缺血和移植等损伤性因素本身是脑内免疫活化的重要原因,但在排除损伤性干扰因素后,仍可观察到针对移植细胞的免疫排斥反应现象。颈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提示脑缺血本身是导致淋巴细胞增殖活化的重要因素,而与移植本身关系不显著。结论:1.胚胎干细胞源性神经前体细胞具有免疫原性,能引起针对Ⅰ类、Ⅱ类分子的免疫排斥反应。2.脑损伤本身是最重要的混杂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