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电泳技术在子宫内膜异位症蛋白质组研究中的应用
【摘要】:正 目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是育龄期妇女常见疾患,发病率又逐年上升之趋势,但病因不清。应用蛋白质组研究方法——双向电泳,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研究不但有助于对病因的揭示,还可以为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依据。本研究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在位内膜和巧克力囊肿内皮组织蛋白质样品制备方法、IEF条件和SDS-PAGE方法进行了摸索,以建立适于子宫内膜异位症血清、组织材料的双向电泳技术。实验方法: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组织材料(在位内膜和巧克力囊肿内壁组织)取自人民医院妇科手术病人,用Aurum~(TM)Serum Protein Mini Kit(Bio-Rad公司)去除血清中的白蛋白和IgG,然后以丙酮沉淀,干燥后用组织细胞裂解液重新溶解。组织样品分别用一步提取法和分步提取法处理。
|
|
|
|
1 |
李梦云,李淑文;子宫内膜异位症56例分析[J];黑龙江医学;1995年01期 |
2 |
包玉霜,许光银;医源性子宫内膜异位症1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1998年08期 |
3 |
;子宫内膜异位症[J];中国医学文摘.计划生育和妇产科学;1999年02期 |
4 |
;子宫内膜异位症[J];中国医学文摘.计划生育和妇产科学;2001年02期 |
5 |
庄亚玲,何赛男,徐开红;特殊部位子宫内膜异位症53例临床分析[J];浙江医学;2002年07期 |
6 |
陈必良,樊杨,蔡国青,马向东,王德堂,郭惠玲;COX-2基因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组织的表达及作用机制探讨[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5年03期 |
7 |
夏晓梦,方小玲,林秋华;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和治疗[J];医学与哲学;2000年10期 |
8 |
王沛青,孙蓉,翟爱玲;5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临床分析[J];青岛医药卫生;1995年04期 |
9 |
张萍,史光军;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MDA及SOD变化及其意义[J];山东医药;1997年09期 |
10 |
赵士芬;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药物治疗[J];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1999年04期 |
11 |
朱珊梅;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妇女52例月经情况分析[J];交通医学;2000年04期 |
12 |
李淑范,蔡丽波;子宫内膜异位症误诊为肿瘤1例[J];哈尔滨医药;2001年03期 |
13 |
吴小涛,马凤英,武宇丽,魏雪红,陈秋红,于秀梅;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急腹症19例临床分析[J];黑龙江医学;2001年04期 |
14 |
黄蕴;雷公藤多甙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50例[J];南通医学院学报;1995年01期 |
15 |
赵君利,慕成莉;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75例[J];福建中医药;2002年03期 |
16 |
王大武;剖宫产术后子宫内膜异位症1例[J];吉林医学;1994年03期 |
17 |
宋克汉;腹直肌子宫内膜异位症一例[J];临床放射学杂志;1995年06期 |
18 |
付改玲,王焱;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因素及诊断(附41例分析)[J];中原医刊;1995年02期 |
19 |
周丰宁;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方法初探[J];浙江实用医学;1999年04期 |
20 |
雷华江,陈廉;腰椎管内子宫内膜异位症1例[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1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