缬沙坦和螺内酯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影响
【摘要】:目的本实验旨在观察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和WKY大鼠心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其受体(IGF-1R)的表达,以及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阻滞剂缬沙坦与醛固酮拮抗剂螺内酯对SHR的IGF-1和IGF-1R的影响,探讨心肌肥厚的病理机制与IGF-1的关系。方法(1)实验动物及分组:SHR大鼠18只随机分为三组,每组6只,分别设为SHR阳性对照组(SHR-C)、缬沙坦干预组(SHR-V)、螺内酯干预组(SHR-S)。雄性同周龄WistarKyoto(WKY)6只为正常对照组。(2)药物及给药方法SHR-V和SHR-S分别给予缬沙坦30mg·kg-1·d-1,螺内酯20mg·kg-1·d-1溶于特制饮水中,均从饮水中给药,每天一次,其他两组给予正常饮水和正常饲养,连续13周。(3)检测项目:①测量各组大鼠尾动脉血压。鼠龄为6周时(即用药前)测压一次,鼠龄7周(用药后1周)测压一次,以后每隔两周测一次血压,直到实验结束。②左心室重量/体重(LVM/BW),在各组鼠龄19周时处死动物,取出心脏,去除心房、大血管及右心室游离壁,保留左心室及室间隔,滤纸吸干水分称重,以LVM/BW作为评价左室肥厚的定量指标。③免疫组化法(SP法)检测IGF-1和IGF-1R的表达。严格按照免疫组化实验操作步骤,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细胞IGF-1和IGF-1R的表达,采用HPIAS-1000图象分析系统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缬沙坦和螺内酯对SHR血压的影响:实验前三组SHR之间血压无明显差异,均明显高于WKY组(P0.01),实验后两治疗组血压均低于SHR对照组(P0.01),缬沙坦组血压和WKY组接近(P0.05)。螺内酯组血压高于WKY组和缬沙坦组(分别P0.01,P0.05)。(2)缬沙坦和螺内酯对各组大鼠LVM,LVM/BW的影响:两治疗组LVM,LVM/BW均低于SHR对照组(P0.01,0.05),缬沙坦组低于螺内酯组(P0.05),缬沙坦组与WKY组接近(P0.05)。(3)SHR对照组IGF-1和IGF-1R的表达明显高于WKY组(P0.01),缬沙坦组和螺内酯组的。IGF-1和IGF-1R均比SHR对照组下降(P0.01)。而且缬沙坦比螺内酯的作用更为明显(P0.05)。结论(1)SHR血压水平、心肌肥厚的程度、以及IGF-1和IGF-1R表达明显高于WKY。(2)缬沙坦和螺内酯能显著降低SHR的血压,抑制SHR心肌肥厚。(3)缬沙坦和螺内酯均能抑制IGF-1和IGF-1R的表达,对心肌具有降压以外的保护作用。(4)缬沙坦降压、抑制心肌肥厚的作用优于螺内酯,同时,缬沙坦抑制IGF-1和IGF-1R表达的作用比螺内酯明显。
|
|
|
|
1 |
马丽;;缬沙坦联合螺内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0年14期 |
2 |
胡钢英,夏豪,王晋明,杨嗣星,梁远红;肝细胞生长因子在左肾动脉狭窄大鼠心血管中的表达及干预研究[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4年06期 |
3 |
曹中;王邦宁;;缬沙坦 螺内酯及其合用对心力衰竭大鼠细胞因子 胶原产生的影响[J];安徽医学;2010年04期 |
4 |
王晓;牛燕卿;武卫红;;缬沙坦、美托洛尔和螺内酯联合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0年12期 |
5 |
王涛;林培林;李雅男;;缬沙坦联合螺内酯对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7年09期 |
6 |
隋涛;姜忠信;王清;张继东;孙晓红;;缬沙坦和螺内酯联合治疗对血浆肾上腺髓质素和醛固酮的影响[J];中华高血压杂志;2006年10期 |
7 |
何孝柱;;缬沙坦与螺内酯联用对肺源性心脏病右室结构及肺通气功能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08年36期 |
8 |
侯伊玲;储毓舜;景秀绒;;缬沙坦联用螺内酯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肌重塑的影响[J];武警医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
9 |
韩荣萍;;缬沙坦、美托洛尔和螺内酯联合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09年17期 |
10 |
段小春,王晋明,胡钢英,王芳;缬沙坦和螺内酯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影响[J];高血压杂志;2005年08期 |
11 |
王瑛;于凤秀;;培哚普利、缬沙坦、螺内酯联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08年19期 |
12 |
胡钢英;王晋明;;螺内酯和缬沙坦对高血压大鼠肠系膜微动脉重塑的影响[J];微循环学杂志;2009年01期 |
13 |
陈芳;胡钢英;王晋明;邓汉华;梁远红;;缬沙坦和螺内酯对高血压大鼠心肌c-Jun氨基末端激酶的影响[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09年06期 |
14 |
王圣;刘宇飞;曲鹏;;缬沙坦与螺内酯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左室c-myc表达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1年04期 |
15 |
胡钢英,王晋明,唐其柱,黄从新,胡萍,梁远红,刘永胜,王晶;缬沙坦和螺内酯对高血压大鼠心肌生长因子和Ⅰ型胶原mRNA表达的影响[J];高血压杂志;2003年04期 |
16 |
周燕,王晋明,梁远红,王芳;缬沙坦、螺内酯及其联用对逆转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重塑的影响[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5年01期 |
17 |
赵林双,丁东平,向光大,戚本玲,柯琴梅,乐岭,侯洁,曹红艳;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拮抗剂与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对逆转高血压伴左室扩大患者心肌重塑的作用[J];微循环学杂志;2005年01期 |
18 |
胡文兰,王晋明,王芳,梁远红,孙琦;缬沙坦和螺内酯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整和素β_1的作用[J];高血压杂志;2003年06期 |
19 |
窦丽娟,朱春黎;心力衰竭时的继发性高醛固酮血症与螺内酯的应用[J];新医学;1996年02期 |
20 |
魏梅,刘坤申;螺内酯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自主神经系统的影响[J];河北医药;2004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