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消失与靶器官损害关系的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血压昼夜节律状况对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Ⅰ-Ⅲ期高血压病186例(男性105例,女性81例,年龄38-71岁),采用美国Spacelab 90217无创性便携式动态血压监测,根据夜间平均动脉压下降≥10%或10%的标准,将高血压患者分为杓型组(86例)与非杓型组(100例)。所有患者均行心脏彩超检测、头颅CT检查以及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测定。结果高血压杓型组无并发症患者占32.5%,脑卒中患者占19.7%;非杓型组无并发症患者占20%,脑卒中患者占62%,两组患者在高血压并发症方面有极显著差异(P0.01)。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各参数两组病人在夜间平均血压及昼夜血压差值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余指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左室舒张末径、左室后壁厚度、左心室重量及尿微量白蛋白,两组间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非杓型组靶器官损害程度较杓型组更为严重。因此,积极开展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尽早通过有效的药物治疗改善非杓型高血压病人的血压昼夜变化功能,对防止高血压的心、脑、肾靶器官损害具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