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冲振荡技术评价矽肺患者肺功能的应用价值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脉冲振荡技术(IOS)评价矽肺患者肺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3例矽肺患者和20例健康者依次进行IOS及PFT检测,分析两种肺功能之间的差异、相关性。结果 1、随着矽肺期别上升,FVC、FEV1、FEV1/FVC呈下降趋势,对照组、壹期矽肺、贰期矽肺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叁期矽肺较其他各组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2、矽肺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IOS参数Z5、R5-R20、X5、Fres、AX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壹期、贰期矽肺组分别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叁期矽肺与其他各组比较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3、按通气功能阻塞程度将矽肺组分为正常、轻度、中度和重度阻塞4组与对照组比较发现,随阻塞程度上升,各IOS参数结果亦呈上升趋势,且各参数组间比较均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除R20外,其他各IOS参数均与FEV1、FEV1/FVC显著相关(P0.01),其中X5为正相关,其他为负相关。比较相关性大小,FEV1/FVC与lOS相关性更高。结论 1、IOS参数如Z5、R5-R20、X5、Fres、AX对发现早期(壹期)矽肺肺功能异常有一定临床意义;2、IOS在发现矽肺患者气道阻力异常方面较PFT具有一定优势;3、IOS和肺通气功能具有良好的相关性;4、lOS可作为矽肺患者肺功能评价的有益补充。
|
|
|
|
1 |
刘爱军;;呼吸操在矽肺患者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10年03期 |
2 |
李梅;刘之洋;;矽肺6例分析[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
3 |
李文芳;张艳;;矽肺患者肺功能状况调查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0年31期 |
4 |
钟丽萍;朱宁;李芳华;;278例矽肺误诊分析[J];应用预防医学;2010年05期 |
5 |
赵媛;宋玉莲;;浅谈老年矽肺患者的不良反应和有效对策[J];中国医学创新;2010年12期 |
6 |
郭少嘉;;预防与治疗矽肺的最新研究进展[J];中国医学工程;2011年07期 |
7 |
;“抗矽—14”治疗38例矽肺患者疗效观察[J];冶金劳动卫生;1977年01期 |
8 |
谢万力;对中医辨症论治治疗矽肺的体会[J];广东职业病防治;1978年10期 |
9 |
乐尚侃;赵晔芬;;我局矽肺发病情况分析[J];铁道劳动卫生通讯;1979年04期 |
10 |
程月清,金培华;矽肺结核在矽肺定期疗养中的检查发现(附38例分析)[J];职业医学;1991年04期 |
11 |
雷平生,秦三欢,邓梅;矽肺对心肺功能的影响[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1991年06期 |
12 |
蒲安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矽肺的体会[J];职业卫生与病伤;1991年02期 |
13 |
朱静,刘春香,汤森元;矽肺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初步分析[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1992年03期 |
14 |
谭洪;丛梅;李志汶;张宝琦;李佳坤;高学道;牛映斗;高志峰;;矽肺患者血清微量元素铜、锌、硒初探[J];铁道劳动安全卫生与环保;1992年01期 |
15 |
梁秀兰,朱文娟,易枝梅;矽肺患者免疫功能的研究[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1992年04期 |
16 |
沈凌汛,李寿耀,王淑波,毛福英,张国高;煤矽肺患者免疫功能的探讨[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1992年05期 |
17 |
陈进雄,原宜春,张敬海;125例矽肺患者住院原因分析[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1993年05期 |
18 |
范华瑞;;25例矽肺患者主要构成比分析[J];贵州医药;1993年06期 |
19 |
刘书芝;陈万印;;晚期矽肺综合治疗[J];职业与健康;1993年05期 |
20 |
姜乐;矽肺并发肺不张9例分析[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00年06期 |
|
|
|
|
|
1 |
吕国才;;血清氧化功能检测在矽肺患者中的意义[A];2009年浙江省检验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
2 |
冷旭媚;王登强;陈美祥;陈林;;中西医结合治疗矽肺40例[A];中华预防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职业病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
3 |
夏沈宁;邸晓莹;;激素治疗矽肺并结核咯血2例报告[A];新世纪预防医学面临的挑战——中华预防医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
4 |
罗永艾;;矽肺结核的临床特点及诊治问题[A];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2004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
5 |
蔡丽敏;颜鸣鹤;金洪宪;;矽肺结核79例临床分析[A];2005年浙江省感染病、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
6 |
祝勇;陈素明;;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矽肺并大咯血15例观察[A];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影像专业委员会第十二次学术年会暨省级继续教育学习班资料汇编[C];2007年 |
7 |
翁东;陶莎莎;刘芳炜;陈杰;;矽肺发生发展的免疫学机制概述[A];中国毒理学会放射毒理专业委员会第七次、中国毒理学会免疫毒理专业委员会第五次、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致突专业委员会第二次、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致畸专业委员会第二次、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致癌专业委员会第二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
8 |
陈美舜;;矽肺结核48例临床分析[A];浙江省结核病控制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
9 |
孙凤龙;周志道;王长军;唐子华;;关于矽肺患者股骨粗隆间的骨折的治疗[A];第七届全国创伤学术会议暨2009海峡两岸创伤医学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
10 |
毛翎;;矽肺合并结核[A];2008年全国职业性呼吸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