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2007年江苏省尘肺病发病特征分析
【摘要】:目的研究2006年至2007年江苏省尘肺病新发病例的发病特征,为综合防治尘肺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全省职业病报告结果,按照尘肺病诊断时间、工龄、工种、行业、年龄等进行整理、统计汇总,并使用SAS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江苏省尘肺病平均发病工龄(20.62±11.29)年,平均发病年龄(55.69±11.04)岁,其中矽肺、煤工尘肺、水泥尘肺平均发病工龄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电焊工尘肺发病工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新发病例数最多的是矽肺1079例,其次是煤工尘肺、电焊工尘肺和水泥尘肺共326例。新发病例数居前三位的地区分别是苏州市422例、徐州市312例和无锡市266例。新发病例数最多的是地质矿产业410例,其次煤炭行业343例,第三是建材行业302例,三个行业的发病总数占总发病数的71.92%。新发病人数最多的是小型企业650例,占总发病数的44.31%。其次大型企业348例,占总发病数的23.72%。公有经济企业新发病例1302例,占总发病数的80.70%,非公有经济企业新发病例165例,占总发病数的19.30%。结论尘肺病的危害严重。要对尘肺病发病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人群采取综合性预防控制措施,做好监测预警工作,减少尘肺病的发生。
|
|
|
|
1 |
陆安生,陈永强,屠浩文;意向购房Logistic回归分析[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5年03期 |
2 |
叶昌辉,杨关福,吴珍芳;ESR基因在猪产仔数选育中的应用研究[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1期 |
3 |
徐峰,吴江北,唐美霞,印风俊;提速列车舒适度相关因素分析[J];江苏预防医学;2003年03期 |
4 |
陈潇俐;潘彪;;红木类木材表面材色和光泽度的分布特征[J];林业科技开发;2006年02期 |
5 |
易超琴,万建平;我国电信收入的统计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5年18期 |
6 |
刘永平,李淡清,范林元,曾德贤,吴子欢,黄永强,方正中;蓝桉全同胞家系生长性状遗传稳定性分析[J];云南林业科技;2002年02期 |
7 |
史密斯桉引种及种源试验课题组;史密斯桉种源遗传变异与稳定性分析[J];西南林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
8 |
张寒俊,刘大川,李永明;响应面分析法在菜籽浓缩蛋白制备工艺中的应用[J];中国油脂;2004年08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