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述姮;阿托喹酮抗恶性疟原虫非洲分离株及克隆的体外作用[J];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1996年04期 |
2 |
王英;洪都拉斯恶性疟原虫野外分离株有限的遗传多样性[J];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1999年06期 |
3 |
肖娟;由线粒体DNA追踪恶性疟原虫的起源[J];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2002年01期 |
4 |
江钢锋,洪佳冬,陈沛泉,王善青,蒙锋;恶性疟原虫海南分离株裂殖子表面蛋白1基因的分型研究[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01年01期 |
5 |
钱锋,张龙兴,潘卫庆;对恶性疟原虫FCC1/HN分离株AMA-1序列变异的见解[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04年04期 |
6 |
吴强,江钢锋,陈沛泉;海南省恶性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3的分型研究[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
7 |
邱持平;恶性疟原虫克隆系对药物的敏感性及其同功酶型[J];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1985年03期 |
8 |
缪为民,管惟滨,潘卫庆;恶性疟原虫红内期抗原差异分析[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1991年02期 |
9 |
刘燕明;;恶性疟原虫培养分离株中染色体大小的差异[J];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1986年03期 |
10 |
韩范;杨炳贵;林珍;陈锡慰;张兆松;赵慰先;;恶性疟原虫安徽分离株红内期的体外连续培养[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4年03期 |
11 |
李高德;;恶性疟原虫环子孢子蛋白中新的B细胞抗原决定簇[J];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1991年05期 |
12 |
方建民,余新炳,罗树红,徐劲;恶性疟原虫组氨酸富集蛋白II基因克隆及测序[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1999年05期 |
13 |
董莹,高白荷,李菊升,刘慧;虫库FCC_1/HN恶性疟原虫分离株某些生物活性鉴定[J];医学动物防制;2001年10期 |
14 |
李英杰,郭盛淇;恶性疟裂殖子疫苗研究进展[J];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1986年01期 |
15 |
孙明林,万磊,陈培霞,周更须,刘珺,刘忠湘;重复序列DNA探针分析我国恶性疟原虫虫株[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1992年04期 |
16 |
张国莹;巴西中部地区恶性疟原虫现场分离株DBL-1可变序列分析[J];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2001年02期 |
17 |
高大庆;用抗原基因的探针进行DNA杂交鉴别恶性疟原虫分离株[J];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1986年04期 |
18 |
杨盈盈;;恶性疟原虫富含组氨酸蛋白1在结节下红细胞骨架中的定位[J];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1988年04期 |
19 |
方建民;恶性疟原虫:组氨酸富集蛋白家族的结构与功能[J];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1999年04期 |
20 |
;寄生虫学[J];中国医学文摘(基础医学);2001年0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