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尹连庆,张建平,董树军,何凤鸣;粉煤灰基质人工湿地系统净化污水的研究[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1999年04期 |
2 |
于宏兵,张万友;水解酸化/活性污泥法/人工湿地处理污水[J];中国给水排水;2004年12期 |
3 |
于少鹏;培育人工湿地净化污水研究——构建哈尔滨生态市的新举措[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3年07期 |
4 |
毕晓伊,许晓毅,孙佩石,侯长定;国内利用水生生物治理废水技术及其发展[J];云南环境科学;2003年04期 |
5 |
余杰;田宁宁;钱靖华;李燕林;高成杰;;人工湿地在污水深度处理中的应用与工程设计[J];中国给水排水;2009年04期 |
6 |
彭江燕,刘忠翰;不同水生植物影响污水处理效果的主要参数比较[J];云南环境科学;1998年02期 |
7 |
杨昌凤,黄淦泉,宋文初,李雄文,谢其明;模拟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试验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1991年04期 |
8 |
况琪军,吴振斌,夏宜琤;人工湿地生态系统的除藻研究[J];水生生物学报;2000年06期 |
9 |
张立臣;杨继明;金翼;;黑龙江省应大力推广人工湿地法处理利用城镇污水[J];黑龙江环境通报;2008年04期 |
10 |
包淑静,葛朝军;对蚌埠市建造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的探讨[J];黑龙江环境通报;2000年02期 |
11 |
刘成;东北第一座人工湿地污水生态处理厂进行调试[J];给水排水;2004年01期 |
12 |
程璞,李多松,张雁秋;城市小区分散式生态污水处理[J];能源环境保护;2004年06期 |
13 |
刘然;肖源鸿;陈孝军;;浅谈微动力生物生态集成工艺[J];科技资讯;2009年34期 |
14 |
黄正,K.Sakadevan,J.Bavor;Cd~(2+)、Cu~(2+)和Zn~(2+)对人工湿地反硝化作用的影响[J];环境科学;2000年04期 |
15 |
吴振斌,梁威,成水平,贺锋,傅贵萍,陈辉蓉,邓家齐,詹发萃;人工湿地植物根区土壤酶活性与污水净化效果及其相关分析[J];环境科学学报;2001年05期 |
16 |
;新型污水处理工程在深圳动工[J];机械给排水;2003年01期 |
17 |
岳春雷,常杰,葛滢,朱荫湄;人工湿地基质中土壤酶空间分布及其与水质净化效果之间的相关性[J];科技通报;2004年02期 |
18 |
刘源月,郑爽英,李开源;人工湿地系统处理废水工艺及案例介绍[J];中国测试技术;2005年01期 |
19 |
李晶,于泽源,耿美云;人工湿地植物景观营造的研究[J];科技资讯;2005年24期 |
20 |
徐飞;符斌;;人工湿地在我国污水处理中的应用[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5年1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