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赵武民;刘宏斌;黄宗海;杨继震;;创伤性休克时外周血一氧化氮的变化[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1998年01期 |
2 |
林洪武,陈荣剑,黄宗海,张庆国;粘附分子在创伤性休克时的变化[J];创伤外科杂志;2003年06期 |
3 |
孙高斌,黄宗海,宋慧娟,杨文宇;氨基胍在大鼠创伤性休克过程中的作用[J];广东医学;2003年12期 |
4 |
张燕峰;王坚;;创伤性休克患者血清NO、NOS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中国医疗前沿;2008年12期 |
5 |
朱文艺;;创伤性休克及其救治[J];中国临床医生;2009年09期 |
6 |
孙高斌;一氧化氮与创伤性休克研究进展[J];微循环学杂志;2003年03期 |
7 |
吴恒义;;临床问答[J];创伤外科杂志;2008年03期 |
8 |
王西莲;李芳;;创伤性休克院前急救的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09年06期 |
9 |
李文放,郭晓波,景炳文,杨兴易,陈学云;创伤性休克患者血浆肾上腺髓质素的变化[J];中国急救医学;2000年09期 |
10 |
莫华;创伤性休克172例急诊救治分析[J];医学文选;2002年04期 |
11 |
杨春丽;程爱国;张小平;;创伤性休克的液体复苏[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
12 |
罗柱文;秦晋;黄学耘;;创伤性休克162例液体复苏临床疗效分析[J];遵义医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
13 |
高清元,孙序基,赵辉,孟令权;严重创伤性休克的早期处理[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1年06期 |
14 |
杨锦平;陆俊地;何鹏;林铮;蔡泽伟;陈凯;;创伤性休克早期液体复苏探讨[J];实用临床医学;2006年09期 |
15 |
李权怀;;176例创伤性休克的补液经验[J];创伤外科杂志;2009年02期 |
16 |
候建成;李海军;;创伤性休克的处理原则[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年26期 |
17 |
解震河;创伤性休克100例治疗分析[J];河南诊断与治疗杂志;1997年04期 |
18 |
景有伶,杨秋华,张连元,董淑云,郑俊国,张硕森,马玉妹;家兔创伤性休克时肺表面活性物质含量的变化及山莨菪碱的防治作用[J];职业卫生与病伤;1997年01期 |
19 |
尹欣,孙怀玉,翟波;创伤性休克与血浆内皮素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关系[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1998年03期 |
20 |
马民;侯莹;吴玉成;亓连军;;扩容和山莨菪碱联合应用对创伤性休克早期抢救[J];工企医刊;2006年0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