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脑复苏因素的临床分析(附院前复苏16例)
【摘要】:正目的按等级评价心肺脑复苏效果,分析影响脑复苏的因素,提高脑复苏存活率。方法通过16例院前复苏初期成功的病例,分析救治经过及检验结果,按心脏、循环、呼吸、意识分四级二等评价复苏效果。结果脑复苏存活2例,复苏成功存活率12.5%,初期
|
|
|
|
1 |
张连东,李荣滨,王静杰,魏瑛琦,黄孝进,周国晶,李永红;心、肺、脑复苏72例临床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1997年02期 |
2 |
孙敬;孙涛;;心搏骤停后脑复苏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疗前沿;2007年17期 |
3 |
朱之尧;儿童淡水溺死心肺脑复苏与预后(附3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师杂志;1998年01期 |
4 |
黄培志;心肺脑复苏的研究进展[J];中国急救医学;2004年10期 |
5 |
覃炳军,江东新,曾晖;ICU综合治疗脑复苏的临床分析[J];实用临床医学;2005年06期 |
6 |
刘亚南;脑复苏的治疗进展与愈后[J];心脏杂志;1999年04期 |
7 |
王一镗;再谈有关心肺脑复苏的若干问题[J];中国急救医学;1984年05期 |
8 |
王爱玲,顾统元;心肺脑复苏研究进展[J];心血管病学进展;1996年04期 |
9 |
柯蓓茵;心肺复苏之脑复苏[J];宜春医专学报;1999年03期 |
10 |
姜利人;脑复苏后续治疗研究进展[J];人民军医;2001年05期 |
11 |
王一镗;老年患者脑复苏的若干问题[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02年01期 |
12 |
孙令永,余海波,张兆平;心肺脑复苏3例报告[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1996年02期 |
13 |
高瑞;关于心肺脑复苏某些问题的新认识[J];人民军医;1998年04期 |
14 |
李惠军;心肺复苏后脑复苏需注意的几个问题[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1999年02期 |
15 |
胡开树;脑复苏的进展[J];东南国防医药;2002年01期 |
16 |
邵孝;心肺脑复苏的新进展[J];新医学;1995年01期 |
17 |
鲍光欣,许维安;脑复苏与脑死亡[J];新医学;1996年07期 |
18 |
李孝骞,窦文生,王霞;提高心肺复苏后的脑复苏率[J];临床荟萃;1997年10期 |
19 |
陈永文,王平,张咸东;有关心肺脑复苏的争议问题[J];山东医药;2002年01期 |
20 |
王一镗;心肺脑复苏进展[J];中国急救医学;1991年06期 |
|
|
|
|
|
1 |
甘国强;李雄文;刘俊;谭志翀;朱均;唐旭军;赵德伟;;影响脑复苏因素的临床分析(附院前复苏16例)[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复苏、灾害、中毒专业联合学术交流会资料汇编[C];1999年 |
2 |
陈自力;;脑复苏的有关问题[A];首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重症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汇编[C];2010年 |
3 |
毛洪涛;陈自力;熊建生;;ICU治疗32例脑复苏临床探讨[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三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大会论文集[C];2010年 |
4 |
彭雯;方丽;林凤;杨翼;唐忠平;;ICU综合治疗脑复苏分析[A];贵州省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第三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
5 |
王淑珍;王培嵩;吕秋宁;刘学玲;;儿童脑复苏高压氧治疗的体会[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高压氧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
6 |
何燕;;多系统功能衰竭100例临床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内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5年 |
7 |
黄德铭;童朝阳;黄培志;陈百华;;二例危重急症脑复苏的体会[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学会第六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6年 |
8 |
丁士芳;吴大玮;陈晓梅;李琛;翟茜;杜斌峰;李远;张建宁;;机械通气与脱水治疗对脑复苏的影响[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危重病医学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大会暨中华呼吸病学会呼吸生理和重症监护学组年会论文集[C];2008年 |
9 |
黄东健;徐如祥;唐新兴;徐仲;;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对15例脑复苏的作用探讨[A];2006年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
10 |
蹇华胜;;心肺脑复苏的研究进展[A];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