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罗展雄;倪秉强;郑青平;陈日新;朱州;戴文斌;;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MCM7和C-erbB-2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现代肿瘤医学;2009年11期 |
2 |
牛恒;杨昆宪;;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c-erbB-2和PCNA表达的影响[J];云南医药;2008年05期 |
3 |
管小青;江小玲;袁牧;沈毅;;不同方案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C-erbB-2及ER、PR表达的影响[J];肿瘤基础与临床;2006年03期 |
4 |
廖富毅;杨劼;潘瑞琳;;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ER、PR、C-erbB-2、P53、Ki-67表达的影响[J];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07年02期 |
5 |
熊秋云;姚玮;;乳腺癌激素受体、c-erbB-2表达与FEC方案新辅助化疗疗效的相关性[J];中外医疗;2009年20期 |
6 |
黄建军;杨海松;;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C-erbB-2、P53、P-gp、GST-π表达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1年02期 |
7 |
康旭,谢尚闹,杨红健,俞洋,邹德宏,孟旭莉;c-erbB-2在新辅助化疗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浙江临床医学;2004年08期 |
8 |
刘希光
,孙显路,王勇杰,梁军
,雷炜
,刘华敏;肺腺癌C-erbB-2、p53表达与新辅助化疗有效性关系临床研究的初步报告[J];临床肿瘤学杂志;2005年03期 |
9 |
姚永强;曹铭谦;张殿龙;方红;解继平;;ER、PR、C-erbB-2和Ki-67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前后中的表达及意义[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年23期 |
10 |
叶凤娟;;辅助化疗对乳腺癌ER、PR、C-erbB-2、p53表达的影响[J];家庭医药(医药论坛);2010年03期 |
11 |
蔡媛;张晨灵;郑甦;冯建丽;车潇良;江奎;;ER、PR、C-erbB-2的表达与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关系[J];肿瘤基础与临床;2010年03期 |
12 |
高德军,张金成,孙晋军,鲍玉松;新辅助化疗对胃癌生存率的影响[J];中华肿瘤杂志;1997年05期 |
13 |
李洪胜,王远东,林本理,邵中夫,周明,刘健雄;去甲长春花碱和顺铂联合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新辅助化疗初步报告[J];泰山医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
14 |
朱雪琼;评估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2000年06期 |
15 |
张斌;乳腺癌外科治疗和新辅助化疗进展[J];中国肿瘤;2002年10期 |
16 |
常英展,苏开明,缪东生,姜凤娥,黄靖,张岚,何飞;新辅助化疗在晚期鼻咽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肿瘤学杂志;2004年01期 |
17 |
杨万广,王钟富,谷元廷,张连平,冯跃庆;新辅助化疗在老年乳腺癌治疗中的意义[J];中国临床医学;2005年04期 |
18 |
Fuso L;Mazzola S;Marocco F;柳蕴;;治疗前血清血红蛋白水平作为预测局部晚期宫颈鳞癌对新辅助化疗的反应指标的初步报道[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妇产科学分册);2006年05期 |
19 |
陈继明;王英红;郭晓青;;新辅助化疗在宫颈癌中的应用[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07年01期 |
20 |
王惠玲;;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的探讨[J];中国妇幼保健;2007年1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