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语言与自然语言理解研究
【摘要】:在历时20年的自然语言处理与计算语言学的研究历程中,笔者注意到,中文信息处理学界尚未涉及自然语言中最美、最富想象力的文学语言。自然语言处理的最高境界是自然语言理解,而文学语言对自然语言理解研究会提出严重的挑战。笔者从几年前开始对于隐喻给予了较多的关注。隐喻作为一种修辞手段,可以归于文学语言的范畴,但从认知语言学角度观察,隐喻无处不在,因此它又不限于文学语言的范畴。隐喻以及其他类型的文学语言与人们日常交流信息、传承知识、传播文化所使用的普通语言之间并没有天然的鸿沟。自然语言理解研究不应该、也不可能把文学语言排斥在视野之外。本文只是提出文学语言的机器理解研究课题,罗列了影响自然语言理解的各种文学表现手法,诸如隐喻、影射、双关、夸张、幽默、拟人等等。作为研究工作的开篇,王治敏于2006年6月完成了博士学位论文《汉语名词短语隐喻识别研究》。本文概要介绍该论文的核心内容:基于“机器学习+辅助规则”的策略,识别n+n结构的名词性隐喻。最后论述文学语言理解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