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兔脑缺血模型磁共振波谱的实验研究
【摘要】:正磁共振波谱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是一种非创伤性检测体内化学成分的方法,能够活体测量脑组织的代谢情况,能早期、敏感地放映缺氧缺血后脑损伤,提供细胞能量代谢、细胞膜崩解、神经元功能及神经递质活动等信息。本研究建立兔急性脑缺血模型,利用磁共振波谱成像(MRS),观察兔急性脑梗塞模型的~1H-MRS特点,探讨磁共振波谱成像显示和评价急性脑梗塞的价值,从而为脑缺血性疾病的研究提供实验理论依据。
|
|
|
|
1 |
朱国行,孙冰,王晋杨,洪震;颞叶癫癎磁共振波谱研究[J];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杂志;2004年01期 |
2 |
关长群,李爱娟,杨本强,刘玫;脑胶质瘤的~1H-MRS和MRI诊断(附20例分析)[J];肿瘤防治研究;2004年09期 |
3 |
吴珂;游潮;;人脑星形细胞瘤多体素~1H磁共振波谱研究[J];四川医学;2009年03期 |
4 |
张虹;屈秋民;刘军;陈岩;杨谦;何堪生;郭生龙;;脑梗塞患者白质疏松的磁共振波谱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2008年06期 |
5 |
杨振贤;高亚枫;徐正昌;腾金宝;陈剑华;谢道海;;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技术在脑肿瘤诊断中的应用[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年06期 |
6 |
许茂盛,李来友,陈星荣,喻迎星,冯晓源,沈天真;恶性胶质瘤的二维氢质子磁共振波谱研究[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02年05期 |
7 |
于同刚,戴嘉中,冯晓源;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MRI及~1H-MRS特点[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5年08期 |
8 |
刘广志;王东玲;洪楠;柴晶艳;高旭光;;MELAS型线粒体脑肌病一例报告[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07年03期 |
9 |
李军东;杜崇喜;徐成;贺业新;;脑星形细胞瘤水肿区质子磁共振波谱研究[J];实用医技杂志;2009年09期 |
10 |
钟高贤;查运红;缪学琼;王涛;;脑出血微创血肿清除术后磁共振波谱的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0年05期 |
11 |
田春艳;刘国辉;王为国;吴仁昌;;氢质子磁共振波谱对脑胶质瘤的诊断价值[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年11期 |
12 |
于爱红,薛素芳,李坤成,朴常福;脑胶质瘤病的MRI诊断和MRS分析[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5年09期 |
13 |
芮春朵;沈海林;;单体素和多体素氢质子MRS在脑胶质瘤分级中的应用[J];中国神经肿瘤杂志;2005年03期 |
14 |
唐健;沈海林;;单体素和多体素MRS在胶质瘤诊治中的优缺点[J];中国神经肿瘤杂志;2005年03期 |
15 |
娄晓宇;程敬亮;李树新;;~1H-MRS和MRI在脑胶质瘤诊断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06年12期 |
16 |
张辉;李军东;苏晋生;刘起旺;杨晓棠;王效春;;氢质子磁共振波谱在脑星形细胞瘤强化区中的应用[J];中国药物与临床;2006年11期 |
17 |
莫昌期;谭彩姬;杨兴桂;区俊兴;李绍林;;~1H磁共振波谱在诊断超急性脑梗死中的应用[J];实用医技杂志;2008年06期 |
18 |
刘佳;沈加林;许建荣;周滟;路青;;磁共振波谱对特发性震颤的病因学观察[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9年03期 |
19 |
张学琴;顾红梅;李敏;杨琳;汤乐民;;3.0T磁共振多体素氢质子波谱成像对胶质瘤诊断价值研究[J];交通医学;2010年03期 |
20 |
于同刚;戴嘉中;钱慧君;冯晓源;;星形细胞肿瘤的磁共振波谱特征[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0年07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