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因子-κB与肝性脑病关系探讨
【摘要】:正目前,世界消化病协会(World Congress of Gastroenterology,WCOG)将肝性脑病(Hepaticencephalopathy,HE)的病因基础由"严重肝病"修正为"严重的肝脏功能失调或障碍(Dysfunction)",并按此原则将HE分为三种主要类型及亚型(表1):
|
|
|
|
1 |
张光曙,商庆华,徐传镇,陈崇清,闫承玉;肝性脑病的病因和防治探讨[J];临床肝胆病杂志;2001年04期 |
2 |
张晓群,孙聪;幽门螺杆菌与肝硬化肝性脑病关系的研究进展[J];临床消化病杂志;2005年02期 |
3 |
孔立红,陈友梅,郭桂荣,曹少鸣;针灸对糖尿病大鼠血清SOD及MDA的影响及其比较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1998年04期 |
4 |
范建高,曾民德,李继强,邱德凯,李超群,李蓉蓉;Bezafibrate对大鼠高脂血症和脂肪肝形成的影响[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1999年02期 |
5 |
唐映梅,杨晋辉,包维民,尤丽英,李朗;实验性肝硬化大鼠纹状体中神经元及一氧化氮合酶的研究[J];胃肠病学;2002年03期 |
6 |
杨培明,严天成;氟马西尼在肝性脑病的临床应用[J];医药导报;1999年02期 |
7 |
李夏青,韩德五,赵元昌;氨对脑细胞胞浆游离钙含量的影响[J];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2000年02期 |
8 |
吴万春,张国政,汪佑霞,河池义;肝性脑病患者血清褪黑素变化及其诊断价值[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0年05期 |
9 |
刘庆忠,刘一凡,郑灏泳,赵立荣,韩景献;针刺对SAM-P/10小鼠脑组织CAT、GSH─Px活性的影响[J];针灸临床杂志;2001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