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凝集素VER2参与植物春化响应的分子及表观遗传机制
【摘要】:前期研究结果表明小麦春化响应基因VER2的编码蛋白为具有N-乙酰氨基葡萄糖和半乳糖结合特性的凝集素。免疫细胞化学定位分析表明春化处理时VER2主要定位于茎顶端和幼叶的类核结构上,在胞质中有很弱的信号。而脱春化处理时蛋白定位于细胞质中。蛋白双向电泳结合western检测结果表明春化可以诱导VER2的磷酸化修饰。用蛋白O-GlcNAc修饰位点的专一性抗体进行western检测表明春化可以诱导整体水平蛋白的O-GlcNAc修饰程度的提高,而蛋白整体水平O-GlcNAc修饰的改变对于生物体响应环境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免疫共沉淀实验表明春化可以诱导VER2和O-GlcNAc修饰的蛋白结合,提示VER2可能介导了春化过程中的O-GlcNAc信号。将VER2异源转化拟南芥,发现无论是长日照还是短日照,在未春化处理时VER2过表达导致开花延迟,而在春化处理后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转基因植株的开花时间趋近于野生型,遗传分析表明VER2对拟南芥开花时间的调控依赖于FLC途径。进一步的ChIP分析表明,在未春化时VER2超表达拟南芥中组蛋白H3Ac以及H3K4me2的修饰程度无论是总体上还是在FLC染色质区域都明显升高。而在春化40天处理后,超表达VER2的转基因植株中H3Ac的总体水平下降,H3K27me3的总体水平上升,同时在FLC的染色质区域也存在同样的变化趋势。即VER2可能通过影响组蛋白的修饰来调控FLC的转录水平。用表达VER2-GFP融合蛋白的转基因拟南芥观察春化对VER2亚细胞定位的影响,发现春化处理亦诱导VER2向细胞核的聚集,暗示VER2在春化前后可能与不同的蛋白发生相互作用从而行使其功能。利用免疫沉淀结合LC-MS/MS的方法寻找到了小麦和拟南芥中共有的与VER2互作的蛋白。对蛋白之间相互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将有可能揭示VER2调控植物春化响应的内在机理。
|
|
|
|
1 |
曹仪植
,吕忠恕;冬小麦春化前后生长调节物质的某些变化[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5年02期 |
2 |
赵大中,陈民,种康,谭克辉;高等植物的春化作用与低温适应[J];植物生理学通讯;1998年02期 |
3 |
;問題解答[J];生物学通报;1954年01期 |
4 |
种康,雍伟东,谭克辉;高等植物春化作用研究进展[J];植物学通报;1999年05期 |
5 |
袁军文;黄代红;徐栋生;赵娟;陈莎莎;兰海燕;张富春;;环境因素对短命植物抱茎独行菜抽薹开花节律的影响[J];生态学杂志;2010年09期 |
6 |
刘磊,刘世琦;植物春化作用条件及机理研究进展[J];西北农业学报;2005年02期 |
7 |
洪薇,曹家树;FLC基因表达在植物春化过程中的作用[J];植物学通报;2002年04期 |
8 |
逯斌,谭克辉,林兵,黄华樑;冬小麦春化过程中低温诱导的与花芽分化相关的mRNA和蛋白质的合成[J];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1992年02期 |
9 |
李梅兰,侯雷平;植物春化作用研究进展[J];山西农业科学;2005年01期 |
10 |
赵德刚,孟繁静;玉米赤霉烯酮在冬小麦短日春化中的作用[J];植物生理学报;1999年01期 |
11 |
杨,徐碧玉,金志强;拟南芥春化基因vrn2的克隆及相关分析[J];热带作物学报;2003年02期 |
12 |
崔繼林;;学習米丘林生物科学过程中对於小麦階段發育研究工作的發展[J];生物学通报;1955年10期 |
13 |
种康,谭克辉,黄华粱,梁厚果;冬小麦春化相关基因cDNA(verc203)片段序列的分析[J];植物生理学报;1997年01期 |
14 |
雍伟东,种康,梁铁兵,许智宏,谭克辉,朱至清;春化相关基因ver203FcDNA3′末端的克隆及序列分析[J];科学通报;1999年06期 |
15 |
;问题解答[J];生物学通报;1953年08期 |
16 |
罗红艺;如何用实验科学地验证某些植物生理过程和理论[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5期 |
17 |
李健,马力耕;染色质重塑和高等植物开花时间控制[J];细胞生物学杂志;2005年01期 |
18 |
董爱香,任江萍,尹钧;小麦春化相关特异性PCR扩增体系的建立[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
19 |
;家兔免疫过程中某些沙门氏菌部份抗原(O)凝集素效价升降动态的观察[J];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1976年00期 |
20 |
;福氏志贺氏菌3型菌株(56050)免疫家兔时Ⅲ型凝集素效价的升降动态[J];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1976年00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