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儿茶素抗菌的秘密[J];茶叶;2003年02期 |
2 |
刘峰;温学森;;根系分泌物与根际微生物关系的研究进展[J];食品与药品;2006年10期 |
3 |
涂书新,郭智芬,孙锦荷;富钾植物籽粒苋根系分泌物及其矿物释钾作用的研究[J];核农学报;1999年05期 |
4 |
张淑香,高子勤;连作障碍与根际微生态研究Ⅱ.根系分泌物与酚酸物质[J];应用生态学报;2000年01期 |
5 |
;儿茶素的氧化机制(7):儿茶素-多酚氧化酶系引起黄酮类化合物氧化[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2003年03期 |
6 |
曹享云;;营养胁迫与根系分泌物[J];土壤学进展;1994年03期 |
7 |
贾玲侠;李绍才;赵秀兰;;根系分泌物活化岩石养分[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06年03期 |
8 |
曹进;茶儿茶素影响细胞外多糖合成和变形链球菌附着的研究[J];茶叶科学;1995年01期 |
9 |
龚苏晓;大肠真杆菌SDG-2对儿茶素及其相关化合物的杂环开环和脱羟基化作用[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2003年01期 |
10 |
贺永华;沈东升;朱荫湄;;根系分泌物及其根际效应[J];科技通报;2006年06期 |
11 |
唐秀梅;龚春风;刘鹏;徐根娣;金婷婷;刘义玲;;铁锰营养失衡对商陆根系分泌物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08年06期 |
12 |
孙文浩,余叔文,杨善元,赵秉文,俞子文,吴厚铭,黄胜余,唐崇实;凤眼莲根系分泌物中的克藻化合物[J];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1993年01期 |
13 |
李德华,贺立源,李建生,刘武定;一种根系分泌物中有机酸的前处理和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J];植物生理学通讯;2004年02期 |
14 |
沈生荣,赵玉芳,凌备备,陈子元;儿茶素对羟自由基诱发 SOD 基因序列改变的影响[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0年01期 |
15 |
梁光义,郑亚玉,贺祝英,张建新,扬娟;刺梨汁中抗癌活性成分儿茶素分离与结构核磁共振研究[J];贵州科学;2001年03期 |
16 |
李大祥,宛晓春,萧伟祥;儿茶素化学氧化条件的研究简报[J];茶业通报;2000年02期 |
17 |
张丽梅,贺立源,李建生;植物根系解铝毒分泌物[J];贵州农业科学;2005年03期 |
18 |
王丽;张丽;康文艺;;儿茶素分光光度法与微量法抗氧化活性研究[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9年04期 |
19 |
张汝民;张丹;白静;陈宏伟;高岩;;不同苗龄梭梭根系分泌物组分分析[J];西北植物学报;2006年10期 |
20 |
郭平;王瑾;康春莉;顾斌;刘德敏;林学钰;;根系分泌物对五氯酚的增溶作用和影响机制[J];环境化学;2009年0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