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分配的进化假说——外来植物入侵的新理论
【摘要】:正生物入侵是严重的环境问题,是全球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入侵种的扩散严重威胁着全球生物多样性安全、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农林牧业生产。尽管入侵种的危害越来越严重, 对其研究越来越多,但是目前有关生物入侵的理论和假说还不能说明为什么入侵种具有如此
|
|
|
|
1 |
任海,张倩媚,彭少麟,申卫军,李志安,李高飞;植物入侵与其它全球变化因子间的相互作用[J];热带地理;2002年03期 |
2 |
徐慈根;动植物入侵者──外来物种[J];生物学教学;1999年05期 |
3 |
李博,徐炳声,陈家宽;从上海外来杂草区系剖析植物入侵的一般特征[J];生物多样性;2001年04期 |
4 |
骆亮军;;植物入侵和入侵机理浅析[J];技术与市场;2008年01期 |
5 |
李洪远;孟伟庆;;湿地中的植物入侵及湿地植物的入侵性[J];生态学杂志;2006年05期 |
6 |
宋莉英;吴海昌;彭少麟;;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对植物入侵的影响[J];生态环境;2006年01期 |
7 |
王明玖;杨茂;张力;;草地植物入侵的预防和控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7年05期 |
8 |
蔡燕徽;江红英;陈中义;;模拟酸雨对外来入侵植物空心莲子草的出苗及生长的影响[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农学卷;2007年04期 |
9 |
李钧敏;董鸣;;植物寄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1年04期 |
10 |
高慧;彭筱葳;李博;吴千红;董慧琴;;互花米草入侵九段沙河口湿地对当地昆虫多样性的影响[J];生物多样性;2006年05期 |
11 |
吴彤;李俊祥;戴洁;王仁卿;;山东省外来植物的区系特征及空间分布[J];生态学杂志;2007年04期 |
12 |
葵丽;但德忠;;美国西北部太平洋沿海地区植物入侵及其控制对策[J];四川环境;2007年04期 |
13 |
;美发现抑制外来植物入侵新方法[J];农药市场信息;2002年17期 |
14 |
廖成章;唐小平;程小玲;李博;骆亦其;;外来种互花米草和土著种芦苇空中凋落物氮动态的比较研究[J];生物多样性;2010年06期 |
15 |
吴晓雯;罗晶;陈家宽;李博;;中国外来入侵植物的分布格局及其与环境因子和人类活动的关系[J];植物生态学报;2006年04期 |
16 |
闫士凤;李雯茵;郭荣荣;;河南省主要植物入侵物种及治理措施[J];现代农村科技;2011年08期 |
17 |
陈慧丽,李玉娟,李博,陈家宽,吴纪华;外来植物入侵对土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过程的影响[J];生物多样性;2005年06期 |
18 |
欧健;卢昌义;;厦门市外来植物入侵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6期 |
19 |
王兴民;;植物入侵成灾案例[J];大自然;2001年05期 |
20 |
刘建;李钧敏;余华;何维明;于飞海;桑卫国;刘国方;董鸣;;植物功能性状与外来植物入侵[J];生物多样性;2010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