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曹虎;石昌寿;;微型藻类的应用价值[J];生物学通报;1990年12期 |
2 |
邵鹏,袁洁,陈月琴,屈良鹄,黄邦钦;自然水样微型藻类遗传多样性的方法学研究[J];海洋科学;2002年04期 |
3 |
马升阳;免疫荧光技术在诊断流感和疱疹上的初步应用[J];微生物学通报;1977年03期 |
4 |
郑天凌;微型藻类在海水环境自净中的作用[J];环境科学学报;1990年02期 |
5 |
周光正;微型藻类对太平洋牡蛎幼虫生长的影响[J];海洋信息;1999年01期 |
6 |
肖田梅,金丽杰,乌兰格日乐;复方制剂中小檗碱含量测定方法研究概况[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4期 |
7 |
曹勇,李道季,陈吉余,张经;长江口区磷限制的现场实验[J];海洋环境科学;2005年02期 |
8 |
吴斌;廖思明;;广西北海凡纳滨对虾养殖池塘中微型藻类组成调查[J];广西科学;2008年04期 |
9 |
马世俊;应希堂;李振甲;;C-肽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学研究[J];中国免疫学杂志;2006年09期 |
10 |
曾庆飞;孔繁翔;张恩楼;钱善勤;;稳定同位素技术应用于水域食物网的方法学研究进展[J];湖泊科学;2008年01期 |
11 |
程学福;油气资源远景预测的方法学研究[J];石油实验地质;1982年01期 |
12 |
鲍智娟,王慧杰;原位杂交技术的方法学研究进展[J];生物学教学;2000年10期 |
13 |
朱光辉;叶恭银;胡萃;李凯;徐小虎;;大头金蝇成虫蝶啶荧光分析的方法学研究[J];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
14 |
江旭光;王世亮;许媛媛;储成顶;;等效性/非劣性检验在方法学研究中的应用尝试[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6期 |
15 |
王桂芬,曹文熙,许大志,刘胜,张建林;南海北部水体浮游植物比吸收系数的变化[J];热带海洋学报;2005年05期 |
16 |
马士德;金属/海水界面两个主要过程的关系[J];海洋湖沼通报;1979年02期 |
17 |
孙国凤;;美国与海洋生物技术有关的主要企业的研究开发内容[J];生物技术通报;1988年12期 |
18 |
谭晓华,张亚历,周殿元,姜泊;细胞凋亡的方法学研究进展[J];肿瘤;1997年05期 |
19 |
;灭活原生质体融合培育啤酒酵母新菌种的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1999年06期 |
20 |
顾晓波;张荣军;杨健良;蒋孟军;周尧远;蔡刚明;张波;曹国宪;;同位素法体内示踪HSA-IFN-α2b的方法学研究[J];同位素;2008年0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