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戴新宾,曹树青,许晓明,陆巍,张荣铣,许长成,陈耀东,匡廷云;低叶绿素b高产水稻突变体及其光合特性的研究(英文)[J];植物学报;2000年12期 |
2 |
国艳梅,顾兴芳,张春震,方秀娟,张圣平,徐彩清;黄瓜叶色突变体遗传机制的研究[J];园艺学报;2003年04期 |
3 |
谈建中,刘美娟,张国英,丁悦;桑树叶色突变体类型与特性的初步研究[J];蚕业科学;2003年03期 |
4 |
林钰琼,刘松,傅亚萍,于永红,胡国成,斯华敏,孙宗修;T-DNA插入水稻突变体库的叶绿素和净光合速率变化[J];中国水稻科学;2003年04期 |
5 |
;蔬菜作物的育种和诱变因素[J];今日科技;1972年21期 |
6 |
胡忠,彭丽萍,蔡永华;一个黄绿色的水稻细胞核突变体[J];遗传学报;1981年03期 |
7 |
山口彦之;田禾;;水稻直立窄叶突变体在多肥密植栽培下的产量能力[J];核农学通报;1981年02期 |
8 |
白应林,丁家炳,苗毓华,胡康荃;枯草杆菌的庆大霉素抗性突变体的研究[J];遗传学报;1984年01期 |
9 |
A.J.Kool;万霞;;植物细胞培养中诱发与自发突变及其在植物育种上的利用潜力[J];核农学通报;1984年01期 |
10 |
李朝灿,徐洁;水稻高赖氨酸突变体离体筛选的初步研究[J];福建农业学报;1986年01期 |
11 |
K.C.Engvild;石春海;;豌豆突变株的根瘤形成及固氮作用[J];核农学通报;1988年05期 |
12 |
邱庆树;;花生辐射诱变遗传育种的研究概况[J];核农学通报;1989年06期 |
13 |
;能源上的应用[J];生物技术通报;1989年10期 |
14 |
;无蜡被和蜡被稀少的双色高粱突变体的上表皮蜡质载荷和水分利用率[J];国外农学-杂粮作物;1995年06期 |
15 |
张弛,陈受宜;利用DDRT-PCR技术分析在盐胁迫下水稻耐盐突变体中特异表达的基因[J];中国科学B辑;1995年08期 |
16 |
紫明良;;国外香石竹的诱变育种[J];园林科技信息;1995年04期 |
17 |
何鉴星,孙传渭,姜茹琴,王志龙,张欣雪,李爱国,李增书,赵国忠;棉花矮化突变体的遗传分析[J];遗传学报;1996年05期 |
18 |
石太渊;水稻组织培养与突变体筛选[J];辽宁农业科学;1996年01期 |
19 |
刘富中,GostimskiiS.A.;豌豆双重标记新突变基因fcu的染色体定位[J];园艺学报;1999年06期 |
20 |
李宏宇,鲁国东,王明海,王宗华;稻瘟病菌微波诱发突变体的分析[J];菌物系统;2003年0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