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换通风在中国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摘要】:介绍了置换通风的应用背景和国际发展状况,详细描述了流场特点。根据相关文献,综合分析了流场中的特征参数——热力分层高度的重要性和影响因素。结合我国建筑的热力特性和负荷特点,对置换通风在商业建筑中的应用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与比较,提出了改进的初步方法。
|
|
|
|
1 |
傅志成,沈国明,谢军龙,徐玉党;置换通风空调系统的研究[J];鄂州大学学报;1999年03期 |
2 |
王远成,吴文权,黄远东,卢曦;建筑物周围绕流流场的三维数值模拟[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4年02期 |
3 |
武文斐,陈俊俊,王晓彤,李义科,魏祥瑞,赵玉仑;多污染源置换通风通风效果与舒适性研究[J];环境工程;2002年04期 |
4 |
吴玉涛,陈道俊,李强民;地板送风与置换通风特性比较[J];节能;2005年01期 |
5 |
赵彬,李先庭,彦启森;室内空气流动数值模拟的N点风口动量模型[J];计算力学学报;2003年01期 |
6 |
赵琴;Fluent软件的技术特点及其在暖通空调领域的应用[J];计算机应用;2003年S2期 |
7 |
刘传聚,周林光;置换通风的数值模拟[J];建筑热能通风空调;1998年01期 |
8 |
张俊梅,沈国民,谢军龙,王笑航;应用CFD方法确定置换通风系统的设计参数[J];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01年02期 |
9 |
洪武开;置换通风与低能耗健康建筑[J];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01年06期 |
10 |
马国彬,魏学孟;置换通风气流组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研究[J];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02年03期 |
|
|
|
|
|
1 |
秦孟昊,倪波;置换通风在纺织厂应用的探讨[J];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
2 |
赵忠超,史自强;置换通风的数值仿真研究及其评价[J];制冷与空调;2004年01期 |
3 |
李强民,饶良平;从设计原理及运行工况特性分析置换通风的节能[J];制冷空调与电力机械;2004年02期 |
4 |
高建民,王汉青,邓进波,沈小建;置换通风的数值模拟研究[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
5 |
洪武开;置换通风与低能耗健康建筑[J];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01年06期 |
6 |
常茹,胡豫杰,杜芬;下送式置换通风的适应性[J];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
7 |
;会讯[J];暖通空调;2002年01期 |
8 |
马国彬,魏学孟;置换通风气流组织的特性研究[J];洁净与空调技术;2002年01期 |
9 |
王智伟;郭聪;;新型置换通风系统耦合作用机理分析研究[J];流体机械;2010年06期 |
10 |
鞠硕华,姜允涛,周祖东;置换通风空调房间气流组织的数值模拟[J];低温建筑技术;2001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