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杆式模型转子固有频率的实验与计算研究
【摘要】:在不同轴向预紧力和接触面粗糙度的条件下,测量了拉杆式模型转子的固有频率。建立了拉杆模型转子的力学模型,用试凑法确定了叶轮间的接触刚度。经用传递矩阵法和有限元法计算验证:这一力学模型和接触刚度值能够较好的反映该转子的动力学特性。
|
|
|
|
1 |
张学玲,唐毅,徐燕申;用实验模态与有限元方法识别结合面接触刚度的方法[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05年11期 |
2 |
王艾伦;骆舟;;拉杆转子轴向振动的动力学模型[J];中国机械工程;2009年13期 |
3 |
郑玉华;变速磨削抑振的试验分析[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9年06期 |
4 |
王保民;梅雪松;胡赤兵;邬再新;;内圈离心位移对高速角接触球轴承刚度的影响[J];计算力学学报;2010年01期 |
5 |
王锡明;葛中民;;转子—轴承系统阻尼与固有频率的理论计算[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4年02期 |
6 |
Frank.CC.Huang,黄文伟;论具有外伸重量双轴承机械的临界转速和进动[J];机械设计与研究;1985年02期 |
7 |
汪光明,夏松波,武新华,须根法,宋鸿仁,张琦,郭月梅;热套盘鼓式燃气轮机转子振动特性的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1985年A1期 |
8 |
王迪生,吕品;压缩机环状阀片的弯扭颤振与可靠性[J];流体机械;1987年02期 |
9 |
羊拯民;姚铁城;孙骏;;HH1012微型车半承载式车身的车架固有频率和振型计算[J];安徽工学院学报;1990年02期 |
10 |
刘印章,谢壮宁,陈守五;换热器管在支承板孔中悬浮时振动分析的简化方法与试验研究[J];应用力学学报;1992年02期 |
11 |
高东强;刘作毅;刘昌祺;;节能减速器的研制(Ⅲ)—节能减速器的动力学分析及计算[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1993年01期 |
12 |
余跃庆;弹性连杆机构参量振动频率特性分析[J];机械工程学报;1996年02期 |
13 |
吴华春,胡业发,江征风,高小明;柔性磁悬浮转子动态特性的研究[J];机械工程与自动化;2005年05期 |
14 |
王伟;谢海波;傅新;杨华勇;;一种基于固有频率分析的液压6自由度并联机构参数优化方法[J];机械工程学报;2006年03期 |
15 |
刘宁;王太勇;赵坚;;系统模态参数辨识的小波方法[J];天津大学学报;2006年07期 |
16 |
冯晓九;张桂芬;刘延彬;孙立红;;深沟球轴承的锯齿声故障分析[J];油气田地面工程;2006年06期 |
17 |
叶友东;周哲波;;基于ANSYS直齿圆柱齿轮有限元模态分析[J];机械传动;2006年05期 |
18 |
许超洋;郝点;闫玉玉;;基于声电类比法的管系气柱固有频率的计算[J];管道技术与设备;2007年02期 |
19 |
于涛;韩清凯;李善达;闻邦椿;张竹青;;双悬臂转子系统动力学特性及不平衡响应分析[J];振动、测试与诊断;2007年03期 |
20 |
张春鹏;李志远;王晓军;;内燃叉车护顶架振动实验研究[J];叉车技术;2007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