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飞机雷达地形测绘系统动力学与控制问题
【摘要】:美国2000年利用单轨通过干涉测量技术进行了一次航天飞机雷达地形测绘任务的空间飞行, 该任务为美国获取了大量的高精度地形信息,使美军全球数字高程模型(DEM)的精度大幅提高约 30倍。本文首先简要概述了该任务的测绘系统工程背景,然后重点介绍和详细分析了机载 SRTM 测量系统的主要技术特点以及航天飞机测绘飞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类动力学与控制问题及其主要技术挑战,这对我国未来空间雷达地形测绘技术的研究发展和全星动力学与控制问题的技术攻关具有指导作用。
|
|
|
|
1 |
骆军红;李晓东;冯军华;;太阳帆航天器被动姿态控制研究[J];飞行力学;2008年05期 |
2 |
范勇;朱纪洪;孟宪宇;刘凯;杨喜立;;V/STOL飞机建模与仿真分析[J];中国工程科学;2011年03期 |
3 |
宋旭民,程文科,彭勇,秦子增;飞船回收过程动力学建模与仿真[J];弹道学报;2005年02期 |
4 |
杜建福;吕恬生;Konstantin Kondak;张亚欧;;小型无人直升机建模与分析[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8年10期 |
5 |
林来兴;;多功能斜装零动量轮三轴姿态控制[J];航天控制;1985年04期 |
6 |
龚德荣;;一种卫星上的容错数字控制计算机[J];航天控制;1989年04期 |
7 |
何志勤,洪澎;国土星卫片图象的几何畸变与卫星姿态分析[J];中国空间科学技术;1991年01期 |
8 |
耿云海,崔祜涛,崔海英,杨涤;挠性飞行器飞轮姿态控制系统设计[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1年06期 |
9 |
常洪龙;白滨;焦文龙;谢建兵;秦子明;苑伟政;;大输出微控制力矩陀螺的设计[J];传感技术学报;2011年08期 |
10 |
张青斌,唐乾刚,秦子增;旋转梁的动力学建模及其反馈控制[J];上海航天;2001年04期 |
11 |
王晓东;导弹和运载火箭姿态稳定与控制技术发展的回顾和展望[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03年03期 |
12 |
王宁强,刘向东,陈振,刘付成,张云;基于 MATLAB 的卫星姿态控制半物理实时仿真平台[J];系统仿真学报;2005年07期 |
13 |
程磊,王天舒,李俊峰;挠性多体卫星姿态动力学与控制[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11期 |
14 |
王华;崔晓婷;刘向东;张宇河;;基于Q-学习的卫星姿态在线模糊神经网络控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
15 |
梅劲松;屈蔷;袁家斌;;基于特征模型的某型无人机智能PID控制器[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
16 |
全权;蔡开元;;基于决策树的空间拦截器姿态控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6年10期 |
17 |
程颢;葛升民;刘付成;倪祖良;;反作用飞轮力矩模式控制系统设计[J];宇航学报;2006年06期 |
18 |
王勇军;屈卫东;;平流层飞艇的建模与辨识[J];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
19 |
何琳琳;刘兆瑜;窦满锋;解恩;;高空气球吊篮方位控制的反作用飞轮系统[J];微特电机;2007年08期 |
20 |
梁冰;谭峰;段广仁;;高超声速跳跃式飞行器的鲁棒控制[J];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7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