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河湿地地下水与河水响应关系研究
【摘要】:滨河湿地的发育与退化过程受河流水文过程的显著影响。以黄河湿地国家自然保护区孟津湿地为研究对象,通过滨河湿地地下水位和电导率变化(特别是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期间)野外定位观测,深入分析了滨河湿地地下水与洪水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滨河湿地地下水位受河水水位影响显著,地下水位的波动幅度与河岸距离之间存在明显的负指数关系,调水期内这种关系的相关性达到最大(R~20.98)。湿地地下水电导率受河水水位显著影响,位于沿岸50~200m的范围内,是河岸区重要的积盐带。受滩区耕作制度、河道与监测井位垂直距离、河水水位变化的多重影响,滨河湿地地下水位年际变化差别较大。距离河道较远的人工湿地趋势呈"宀"形,距离河道较近农耕旱地的井位则呈现"尖顶"型。距离河道400m左右的区域内水位受洪水影响明显,距离河道200m以内区域水位受洪水影响显著,尤其是距离河道100m的区域变化强烈,表明其水力联系非常密切,为典型的滩区地下水一河流的水文交错带。该区域的合理保护(100m以内为极重要区,100-200m为重要区),对于保护河流水质和地下水水质十分重要。
|
|
|
|
1 |
Bert Arheimei;Hans B.Wittgren;马焕成;;区域性氮素运输中湿地效应的建模[J];AMBIO-人类环境杂志;1994年06期 |
2 |
金会军,程国栋,徐柏青,中野智子;青藏高原花石峡冻土站高寒湿地CH_4排放研究[J];冰川冻土;1998年02期 |
3 |
陈水森,付尔林;鄱阳湖湿地环境及其MOS-1MESSR遥感影像分析[J];生态科学;1998年02期 |
4 |
胡春华,朱海虹;鄱阳湖典型湿地沉积物粒度分布及其动力解释[J];湖泊科学;1995年01期 |
5 |
殷康前,倪晋仁;湿地综合分类研究:Ⅱ.模型[J];自然资源学报;1998年04期 |
6 |
贾忠华,罗纨,周晓夏,刘晓宁;干旱与半干旱地区湿地水文及临界条件的模拟研究[J];水利学报;2004年06期 |
7 |
杨青,崔彩霞;气候变化对巴音布鲁克高寒湿地地表水的影响[J];冰川冻土;2005年03期 |
8 |
Gunnar Jacks;Arne Joelsson;Siegfried Fleischer;寒江;;森林湿地中的氮持留[J];AMBIO-人类环境杂志;1994年06期 |
9 |
王京;卢善龙;吴炳方;闫娜娜;裴亮;;近40年来白洋淀湿地土地覆被变化分析[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0年02期 |
10 |
倪晋仁,殷康前,赵智杰;湿地综合分类研究:Ⅰ.分类[J];自然资源学报;1998年03期 |
11 |
顾峰峰;倪汉根;;芦苇密度与阻力的关系[J];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2006年05期 |
12 |
丁艳峰;潘少明;;黄河下游湿地景观特征及其对来水来沙的响应[J];河南科学;2007年02期 |
13 |
王兆印;泥沙研究的发展趋势和新课题[J];地理学报;1998年03期 |
14 |
刘吉平;吕宪国;崔炜炜;;别拉洪河流域湿地变化的多尺度空间自相关分析[J];水科学进展;2010年03期 |
15 |
雷世清;关志成;陈志勇;李丰超;代启亮;;植物对水流结构影响研究现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8期 |
16 |
周济福,曹文洪,杨淑慧,刘青泉;河口泥沙研究的进展[J];泥沙研究;2003年06期 |
17 |
李英华,崔保山,杨志峰;白洋淀水文特征变化对湿地生态环境的影响[J];自然资源学报;2004年01期 |
18 |
吴福生;;河道漫滩及湿地上淹没柔性植物水流的紊流特性[J];水利学报;2007年11期 |
19 |
朱明明;侯西勇;应兰兰;李明杰;路晓;;黄河三角洲湿地蒸发蒸腾及其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响应特征研究[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11年02期 |
20 |
左东启;论湿地研究与中国水利——迎 1999 年“世界湿地日”[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1999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