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最小波动的散货船中横剖面结构鲁棒优化设计研究
【摘要】:最小灵敏度法是结构鲁棒设计的一种重要方法,这种方法使目标函数和约束函数同时具有较好的鲁棒性。但是,由于最小灵敏度法不考虑性能参数的余度,仅是片面的求灵敏度最小,因此本文在最小灵敏度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最小波动法。通过对4万吨散货船进行中横剖面结构结构的鲁棒优化设计,证明本文所提出的方法较最小灵敏度法有更好的设计结果。同时本文所提出的方法也可以推广到其它的鲁棒优化设计中。
|
|
|
|
1 |
张冰;姜长生;刘维亭;;基于LMI理论的舰船电力系统稳定器的设计[J];中国造船;2006年01期 |
2 |
马继先;一种船舶分散励磁式电力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方法[J];舰船科学技术;2004年06期 |
3 |
杨盐生,于晓利,贾欣乐;船舶航向鲁棒PID自动舵设计[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1999年04期 |
4 |
张显库,贾欣乐;基于闭环增益成形的鲁棒PID算法及在液位控制中的应用[J];中国造船;2000年03期 |
5 |
杨盐生,贾欣乐,于晓利;船舶航向非线性系统的鲁棒自适应控制[J];中国造船;2000年01期 |
6 |
李丽娜;船舶自适应操舵仪新算法的研究[J];中国航海;1995年02期 |
7 |
李铁山,杨盐生;基于耗散理论的不完全驱动船舶直线航迹控制设计[J];应用科学学报;2005年02期 |
8 |
张显库,贾欣乐,杨承恩,朱利民,蒋丹东;船舶鲁棒自动舵产品化研究[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1999年02期 |
9 |
刘维亭,王德明;基于Riccati法的舰船电力系统鲁棒励磁控制研究[J];电机与控制学报;2004年04期 |
10 |
刘维亭,李文秀;舰船电力系统分散鲁棒励磁控制器的研究[J];船舶工程;2003年03期 |
11 |
杨盐生;船舶减摇鳍系统的变结构自适应鲁棒控制[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
12 |
杨盐生;船舶运动控制研究[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3年02期 |
13 |
张冰,刘维亭,王德明;舰船电力系统鲁棒励磁控制器设计与仿真研究[J];电气应用;2005年03期 |
14 |
于晓利;船舶航向非线性系统的鲁棒控制[J];大连水产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
15 |
周继胜,张圣坤;基于可靠性的船体舯剖面鲁棒设计方法[J];中国造船;2000年02期 |
16 |
杨盐生;船舶减摇鳍系统变结构模糊自适应鲁棒控制[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
17 |
杨盐生;船舶航向非线性系统自适应鲁棒自动舵的设计[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
18 |
王兴成,贾欣乐,张学明;船舶航向环路成型 H_∞ 鲁棒控制算法及仿真研究[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1998年01期 |
19 |
周继胜,张圣坤,魏东;基于可靠性的结构鲁棒设计[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
20 |
李铁山,杨盐生,洪碧光;船舶直线航迹控制的鲁棒自适应非线性设计[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