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卡尼丁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探究
【摘要】:目的对左卡尼丁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在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进行调查。方法选择于我院透析室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合并肾性贫血患者44例为研究对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透析后予以左卡尼丁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仅予以促红细胞生成素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调查,同时对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患者血红蛋白水平为(102.4±8.4)g/L,红细胞压积平均为(33.6±5.8)%,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有2例血压不稳和1例胃肠道反应病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6%,对照组有5例血压不稳、3例胃肠道反应、2例肌痉挛病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5.5%,与观察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左卡尼丁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在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更为理想。
|
|
|
|
1 |
刘俊,侯凡凡;肾性贫血的治疗[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1年07期 |
2 |
周富明;肾性贫血证治初探[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2年03期 |
3 |
贾国强,马晓娟;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90例临床观察[J];洛阳医专学报;2002年02期 |
4 |
金世宏,曾新香,邱正新;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98例[J];中国社区医师;2003年08期 |
5 |
高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治疗非透析病人的肾性贫血20例临床观察[J];药学进展;2003年04期 |
6 |
肖东星,王革;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分析[J];宁夏医学杂志;2004年01期 |
7 |
余晓艳,王亿平;中西医结合治疗肾性贫血概况[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年20期 |
8 |
刘厚庆;;肾性贫血的治疗[J];基层医学论坛;2006年07期 |
9 |
苏青;周瑞华;王常花;官丽娟;;依普定治疗肾性贫血25例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06年19期 |
10 |
潘冬辉;张小红;刘番芹;;肾性贫血的治疗及护理要点[J];甘肃中医;2008年08期 |
11 |
张国营;;肾性贫血的综合治疗[J];亚太传统医药;2010年12期 |
12 |
曹永珍;;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外医疗;2011年14期 |
13 |
董连宇,安成连;肾性贫血的治疗进展[J];滨州医学院学报;1999年06期 |
14 |
沈颖,马宝栋,王坚;国产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对肾性贫血的疗效观察[J];云南医药;1999年04期 |
15 |
马鸿杰;李康康;;肾性贫血的中医药研究进展[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4年03期 |
16 |
于红燕,刘凤华,马瑞莲;使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观察[J];内蒙古医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
17 |
陈路德,刘文富,蔡蕾,李贵满,李秀霞,李一群,宋丽红;中西医结合治疗肾性贫血40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0年11期 |
18 |
金小福;不同品牌小剂量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观察[J];浙江医学;2000年12期 |
19 |
欧阳沙西,叶任高,张文军;肾性贫血66例治疗的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0年04期 |
20 |
黄卫红;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的观察护理[J];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