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杉醇联合淫羊藿提取物经Caco-2细胞转运机制及药代动力学研究
【摘要】:正目的紫杉醇口服吸收差,主要原因是消化道膜P糖蛋白(P-gp)的外排作用。研究证实P-gp抑制剂与紫杉醇同服后可通过阻滞作用,增加药物的吸收和延缓代谢。此前的研究中,中山大学药学院自行提取和分离了数种淫羊藿提取物,并发现其中的几种成分,具有很好的抑制P-gp活性作用。本研究旨在考察该几种淫羊藿提取物对紫杉醇的口服吸收的影响,为其进一步联合用药提供合理依据。
|
|
|
|
1 |
怡悦;;19种生药提取物影响HeLa细胞对紫杉醇或5-氟尿嘧啶的感受性[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06年04期 |
2 |
何锦丽;RP-HPLC法测定云南红豆杉提取物中紫杉醇的含量[J];基层中药杂志;1999年04期 |
3 |
何瑞,陈佃;乐昌产南方红豆杉中紫杉醇的含量[J];中药材;1999年08期 |
4 |
朱红
,王昊;红豆杉资源的生物工程研究新进展[J];福建医药杂志;2002年01期 |
5 |
韩金玉,那平,元英进;紫杉醇等紫杉烷类物质的高效分离与大规模生产[J];中草药;1996年03期 |
6 |
李颖,王莉;DTA法测定紫杉醇热降解动力学参数[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
7 |
武晓静,黄岚,周骐,宋明宝,于世勇,晋军;紫杉醇对兔血管内皮和平滑肌细胞增殖影响的时间效应关系[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5年01期 |
8 |
金涛;王伟;刘军;平文祥;周东坡;;东北红豆杉内生真菌的分离及产紫杉醇菌的鉴定[J];中草药;2007年05期 |
9 |
徐礼桑,刘爱茹;红豆杉提取物中紫杉醇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J];药学学报;1989年07期 |
10 |
张青叶,丛月珠;新的一类抗肿瘤药物──紫杉醇与Taxotere[J];中草药;1995年12期 |
11 |
;口服紫杉醇Ⅱ期临床试验结果喜人[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2年02期 |
12 |
马培奇;;紫杉醇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上海医药情报研究;2003年02期 |
13 |
杨明;云南红豆杉中紫杉醇粗品的提取及测定方法[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1998年05期 |
14 |
杨安东,蒋庆宇,徐学民;红豆杉树皮中紫杉醇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J];时珍国医国药;1999年08期 |
15 |
;山榛子可成为紫杉醇的新来源[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0年12期 |
16 |
李桂香;;紫杉醇的研究进展[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年04期 |
17 |
徐礼燊,刘爱茹;红豆杉中紫杉醇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英文)[J];药学学报;1991年07期 |
18 |
未作君,苗志奇,元英进;柠檬酸铵对紫杉醇生物合成途径的诱导作用研究[J];中草药;2001年03期 |
19 |
张丽娟;芍药甘草汤对紫杉醇诱发疼痛小鼠模型的镇痛效果[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2002年05期 |
20 |
王喜军,孙晖,金昌东,苑春升,李彬,季文斌,杨书彬;东北红豆杉中紫杉醇的化学分析及比较[J];中国中药杂志;1994年09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