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正前言:药物代谢和反应的个体及种族间差异是临床用药中的普遍现象。这些差异的产生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动物实验研究中发现罗格列酮可部分抑制天然配体与内源性PPAR γ 2的结合,从而抑制 PPAR γ 2基因的转录,减少PPAR γ 2的表达,增强胰岛素敏感性,达到治疗糖尿病的效果。因此,体内脂肪酸水平的差别可能是罗格列酮疗效差异的重要影响因素。目前国内外还未见体内脂肪酸水平与罗格列酮药物疗效
|
|
|
|
1 |
陈名道;;早期联合治疗,更多临床获益——来自EMPIRE研究与RESULT研究的启示[J];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06年08期 |
2 |
刘艺;;联合用药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30例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2008年S3期 |
3 |
庞妩燕;刘扬;杨秀真;;罗格列酮对IGT患者脂餐后糖、脂代谢的影响[J];山东医药;2005年32期 |
4 |
路冬云;刘章锁;郑朝晖;;罗格列酮预防类固醇糖尿病的临床观察[J];医药论坛杂志;2009年14期 |
5 |
唐平;李红辉;丁殊节;覃国珍;何涛;李家富;;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和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PAI1)活性的影响[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6年04期 |
6 |
苗宗玉;杨刚毅;李伶;孙滨;李钶;杨燕;卢春敏;;T2DM患者空腹血浆视黄醛结合蛋白-4水平及对罗格列酮治疗的反应[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9年11期 |
7 |
黄晖,刘鹏鹰;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J];广东医学;2004年10期 |
8 |
张寅飞;;二甲双胍和罗格列酮在代谢综合征中疗效比较[J];上海医学;2006年07期 |
9 |
肖云玲;高海青;刘向群;陈焕芹;;罗格列酮对老年单纯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的胰岛素抵抗作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7年07期 |
10 |
于晶;;罗格列酮合用磺脲类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年34期 |
11 |
周生明;罗格列酮治疗代谢综合征疗效研究[J];辽宁实用糖尿病杂志;2003年04期 |
12 |
徐凤梅;罗格列酮治疗63例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J];辽宁实用糖尿病杂志;2003年04期 |
13 |
赵晓娟;罗格列酮有效控制2型糖尿病的新认识[J];辽宁实用糖尿病杂志;2003年04期 |
14 |
罗蓉,李启富,李蓉;马来酸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J];重庆医学;2005年01期 |
15 |
徐凤霞,商宏伟,李金华,陈艳凤;罗格列酮对血糖正常的代谢综合征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C反应蛋白的影响[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05年01期 |
16 |
李海剑,刘章锁,刘书真,程根阳;罗格列酮对高糖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表达转化生长因子β1和纤维连接蛋白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05年02期 |
17 |
曾维新,颜文盛;罗格列酮治疗胰岛素控制不佳的Ⅱ型糖尿病18例疗效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05年08期 |
18 |
赵文惠,萧建中,杨文英,王娜,王昕,陈晓平,卜石;脂肪磷酸烯丙醇羧激酶与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和逆转的关系[J];中华医学杂志;2005年43期 |
19 |
刘加和;;罗格列酮对短病程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患者C反应蛋白的影响[J];浙江临床医学;2006年11期 |
20 |
赵瑞霞;魏盟;;罗格列酮对稳定性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合并糖调节受损患者循环内皮祖细胞数量的影响[J];上海医学;2008年10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