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李蒼松丁建芳郭茹軍何發亮  
【摘要】:地下水作为一种特殊的不良地质体,具有其特殊的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规律,并受到岩体裂隙系统的影响和制约,致使地下水的准确预报受到严重限制。钻爆法施工隧道的地下水预报技术尚不成熟,TBM施工隧道地下水的预报难度更大。为此,需要对现有物探技术进行优化组合,寻找出适合于TBM施工的物探方法进行工作面前方不良地质体界线的判释。然后,结合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及其他技术,对不良地质体内是否含水及水量大小进行判释。通过研究,提出适合于TBM施工的HSP声波反射法预报技术,利用TBM掘进时刀盘切割岩石所产生的声波信号作为HSP声波反射法预的报激发信号,可简便、快速地预报TBM工作面前方不良地质体界线,为分析该不良地质体是否含水或导水奠定了基础。在此基础上,开展岩体温度法模型试验、正演试验和反演试验研究,该方法对TBM施工地下水预报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李源熙;;连拱隧道中导洞开挖的地质预报作用[J];福建建筑;2007年03期
2 欧阳刚杰;;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综述[J];企业技术开发;2009年01期
3 陈建;地铁隧道穿越溶洞的施工处理技术[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5年03期
4 唐华伟;;高尧隧道施工地质预报技术[J];公路隧道;2010年04期
5 王晓川;卢义玉;夏彬伟;葛兆龙;左伟芹;;超前地质预报在大相岭隧道施工中的应用[J];重庆大学学报;2009年10期
6 范占锋;李天斌;孟陆波;曾知法;;地质雷达在公路隧道中的应用[J];公路;2010年02期
7 钟世航;;TSP作隧道掌子面前方地质预报几例失误原因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3年S1期
8 闫红江;牛岭界隧道施工综合地质预报技术[J];现代隧道技术;2005年05期
9 于长军;;超前地质预报在凉风垭隧道工程中应用的探讨[J];重庆建筑;2006年03期
10 钟世航;孙宏志;王荣;李术才;冉懋鸽;单治钢;;隧道掌子面前方地质预报的现状及发展之路[J];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07年03期
11 钟世航;孙宏志;王荣;李术才;冉懋鸽;单治钢;;隧道掌子面前方地质预报的进展[J];隧道建设;2007年04期
12 石碧波;;超前地质预报在某隧道断层施工中的应用[J];四川建筑;2011年02期
13 何声林;;八字岭隧道软弱富水段施工技术[J];科技咨询导报;2007年08期
14 盛莉;;齐岳山岩溶隧道施工处理[J];铁道建筑;2009年05期
15 王宏志;;利用综合技术管理手段防止隧道坍塌[J];山西建筑;2011年10期
16 李围;;公路隧道岩溶超前探测技术及突水防治原则研究[J];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17 门金锁;;综合地质超前预报系统及其在将军沟隧道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1年09期
18 周振;;隧道地质超前预报技术[J];山西建筑;2009年22期
19 吴治生;南岭隧道施工的地质预测预报[J];铁道工程学报;1989年03期
20 高才坤,郭世明;采用地质雷达进行隧道掌子面前方地质情况预报[J];水力发电;200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蒼松;丁建芳;郭茹軍;何發亮;;适合于TBM施工的地下水预报技术研究[A];第八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与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洪开荣;万姜林;南琛;;内压隧洞混凝土衬砌背后设置隔离层的可行性研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学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C];1994年
3 朱旭;莫若楫;黄南辉;;台北都会区捷运系统之隧道工程[A];第一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与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1999年
4 刘绍宝;李苍松;何发亮;郭如军;;HSP声波反射法联合岩体温度法预报TBM施工地下水[A];地基基础工程与锚固注浆技术:2009年地基基础工程与锚固注浆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李苍松;丁建芳;郭如军;何发亮;;适合于TBM施工的地下水预报技术研究[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2)[C];2009年
6 钟世航;孙宏志;王荣;李术才;冉懋鸽;;隧道掌子面前方地质预报的进展及问题[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22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钟世航;李术才;王荣;;探地雷达在隧道地质预报探水中的几个问题[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吴德胜;;三种物探方法在岩溶隧道地质超前预报中的综合应用[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22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张玉川;郭建祥;;龙溪隧道施工地质条件分析及施工对策[A];第三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10 钟世航;孙宏志;李术才;冉懋鸽;单治钢;王荣;;隧道施工时探查、预报断层、岩溶、地下水的技术新进展[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志龙;越岭长大公路隧道地质预报中的关键技术问题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6年
2 李焕强;台风暴雨引发公路水毁特征与边坡水毁机理[D];浙江大学;2008年
3 潘海泽;隧道工程地下水水害防治与评价体系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4 马士伟;岩溶隧道涌突水地质灾害破坏机理与预警技术研究[D];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11年
5 康军;黄土公路隧道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06年
6 张卫中;向家坡滑坡稳定性分析及动态综合治理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7 王坛华;基于三维网络模拟技术的裂隙网络水力研究及隧道涌水非线性预测[D];吉林大学;2008年
8 孟陆波;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与计算机辅助预报系统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9年
9 谢红强;隧道工程热液固多场耦合效应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10 伍振志;越江盾构隧道耐久性若干关键问题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永生;浅埋隧道地震动力响应数值分析及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2 刘向远;岩溶隧道施工中地下水环境负效应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3 梁峰;地下水对山岭隧道施工的影响及防治措施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4 谢磊;富水膨胀土地质条件下柳城隧道的施工技术[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5 刘彪;岩质围岩隧道的稳定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6 张振营;六黄潜高速公路隧道施工中围岩快速分级及地质预报[D];吉林大学;2007年
7 白雪飞;大相岭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8 金美海;高速铁路隧道穿越富水大断层施工灾害控制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07年
9 李奎;隧道岩溶围岩力学特性的初步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10 汪海滨;山岭隧道地下水规律及防治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通讯员 雨辰 本报记者 杭春燕;沉重话题:城市地面过度硬化[N];新华日报;2009年
2 通讯员 李宁;地质预报制服“地下苍龙”[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孔华 通讯员 史剑;广州构建地下水中南北“大动脉”[N];广东建设报;2009年
4 柴益东 陈鸿圣;邻垫高速公路铜锣山隧道右洞贯通[N];中国交通报;2006年
5 董世梅;锦屏山隧道实现双洞贯通[N];四川日报;2008年
6 孟长春 孙先同;对松平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的建议[N];阿坝日报;2006年
7 燧文;大丽铁路北衙隧道胜利贯通[N];人民铁道;2007年
8 李丹丹;草海下穿隧道方案可行[N];昆明日报;2008年
9 记者 王立武 成海忠;福建在建高速最长隧贯通[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8年
10 章力;沙漠公路的“绿色屏障”[N];中国矿业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