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梁水库暗河溶洞堵头三维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摘要】:采用三维非线性有限单元法,分别用点强度储备法和超载法模拟岩体渐进变形破坏过程,揭示了孔梁河暗河堵体围岩的工作性态。结果表明:堵体最大顺河向位移发生在堵体迎水面上,而横向变位值很小:堵体周边点安全系数一般在1.5~2.0之间;堵体/围岩的整体超载系数为4.0。
|
|
|
|
1 |
陈建叶,张林,李朝国;沙牌RCC拱坝坝肩稳定破坏试验综合法与超载法的相关特性分析[J];水电站设计;2003年04期 |
2 |
潘亨永,何江达,张林;强度储备法在岩质高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1998年01期 |
3 |
陶志平;周德培;岳志勤;;滑坡推力计算中传递系数法的改进研究[J];路基工程;2006年05期 |
4 |
李朝国,陆金池,张林,胡成秋;综合法与超载法在沙牌RCC拱坝坝肩稳定分析中的应用[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1997年03期 |
5 |
胡修文,唐辉明,刘佑荣;传递系数法的模型试验验证[J];岩土力学;2005年01期 |
6 |
潘亨永,何江达;天生桥一级水电站厂区岩质高边坡稳定性三维弹塑性有限元数值分析[J];红水河;1998年03期 |
7 |
肖伟;何蕴龙;熊堃;;龙桥拱坝左坝肩稳定分析[J];湖北水力发电;2007年S1期 |
8 |
周钟;张琦;余学明;方玉才;;大坝深层抗滑稳定的计算与分析[J];水电站设计;1988年01期 |
9 |
李朝国;结构模型破坏试验新方法及其安全度评价的研究[J];四川水力发电;1995年04期 |
10 |
潘亨永,卫锐深,林忠;岩质高边坡三维弹塑性有限元数值分析[J];人民珠江;2000年01期 |
11 |
梅明荣;徐建强;任青文;;白鹤滩拱坝整体安全度的非线性分析[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06年05期 |
12 |
侯争军;涂兴怀;廖书杰;朱锡松;;基于容重增加法和超载法在边坡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J];云南水力发电;2007年05期 |
13 |
黄善和;姚惠芹;段亚辉;;飞来峡社岗堤水平位移监控指标拟定[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7年06期 |
14 |
何显松;马洪琪;张林;陈建叶;;地质力学模型试验方法与变温相似模型材料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9年05期 |
15 |
何江达,张林;天生桥一级水电站厂区岩质高边坡稳定性研究[J];红水河;1996年04期 |
16 |
刘会娟,张建海,陆民安,吴事贵,彭彬;含陡坡建基面重力坝坝基破坏模式及稳定性研究[J];广西水利水电;2004年S1期 |
17 |
姚惠芹,段亚辉;强度储备法在飞来峡土坝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J];水力发电;2005年07期 |
18 |
邹沐;段亚辉;;飞来峡主土坝基于强度储备法的水平位移安全监控指标研究[J];大坝与安全;2005年06期 |
19 |
马时强;刘斌;;锦屏高边坡稳定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研究[J];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
20 |
邓仕涛;廖明菊;张仲卿;;万家口子双曲拱坝整体稳定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研究[J];红水河;2010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