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体稳定的分叉局部化模型研究
【摘要】:本文根据裂隙岩体的几何特征,定义了反映裂隙岩体力学特征的损伤张量。根据包含损伤演化的弹塑性本构关系,对含有节理裂隙岩体在发生局部化破坏时的特征进行分叉局部化分析,构造了适用于节理裂隙岩体局部化分析的不连续分叉模型。利用非线性规划数值解法,可以得出局部化破坏的方向特征。在有限元方法中,根据该模型给出了节理裂隙岩体相关的算例,分析表明这一模型用于分析裂隙岩体的局部化破坏是有效的。
|
|
|
|
1 |
张琬茜;;对贵州瓮安生物群中管柱状微体化石的对比讨论[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7年05期 |
2 |
魏东平;周蕙兰;王志秋;;上地幔670km间断面相关震相的走时[J];科学通报;1993年22期 |
3 |
黄滚;尹光志;王维忠;;一种新型岩石类材料平面应变实验装置的研制和应用[J];重庆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
4 |
徐连民,王兴然;用有限变形理论研究黏性土试样中变形的局部化问题[J];岩土工程学报;2004年02期 |
5 |
王学滨,潘一山;地质灾害中的应变局部化现象[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1年04期 |
6 |
郝圣旺;孙菊;;岩石变形演化诱致灾变破坏过程的同步实验观测[J];实验力学;2008年01期 |
7 |
张平;李宁;贺若兰;;含裂隙类岩石材料的局部化渐进破损模型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6年10期 |
8 |
王学滨;;地质体材料剪切带内部的常剪切应变点及速度分布分析[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09年04期 |
9 |
张宏;;地震谱分解算法对比及不确定性分析[J];天然气工业;2007年S1期 |
10 |
张平;贺若兰;李夕兵;李宁;;深部岩石渐进破损本构模型及其应用[J];工程力学;2007年12期 |
11 |
蔡德所,罗先启,蔡元奇,李会中;开挖卸荷对三峡左岸坝段节理裂隙岩体的影响[J];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宜昌)学报;1998年03期 |
12 |
杨忠耀,周佩玲;铀自含矿流体中沉淀的水动力学原理探讨[J];桂林工学院学报;1985年01期 |
13 |
王学滨;;考虑应变梯度及刚度劣化的剪切带局部变形分析[J];工程力学;2006年10期 |
14 |
王佟
,贾小乐;一二九煤田地质勘探队在河南庇山矿区利用高岭石夹矸对比煤层[J];煤田地质与勘探;1985年05期 |
15 |
代尚京;;磁西区2~#煤层分叉规律探析[J];河北煤炭;2010年02期 |
16 |
周念清,朱学愚,李启国,尚彦军;秦山三期核电工程反应堆地段节理裂隙模拟[J];工程地质学报;2000年04期 |
17 |
倪春中,秦德先,范柱国,谈树成;广西大厂92号矿体节理裂隙与矿化及岩体稳定性关系[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2005年04期 |
18 |
刘昌寅
,田桢;金刚石原生矿床预测图的编制方法[J];非金属矿;1975年Z1期 |
19 |
乔兰;海沟金矿节理分布规律及其对采空区稳定性影响的研究[J];黄金;2001年05期 |
20 |
李朝长;;地质测量在某大型电厂选址勘查的应用[J];西部探矿工程;2010年1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