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确定造山带内构造单元古地磁极位置的可行性——秦岭二郎坪蛇绿岩片古地磁极位置及其构造意义
【摘要】:从具比较典型蛇绿岩组合的秦岭二郎坪蛇绿岩片中成功地分离出特征剩磁分量。岩石磁学分析和构造分析表明特征剩磁分量方向代表了原生剩磁方向。从二郎坪蛇绿岩片中所得的极位置既不同于华北或扬子块体的极位置,也不同于丹凤群蛇绿岩古地磁极位置,表明它们分属不同的构造单元。二郎坪蛇绿岩片代表了早古生代早期的大洋岩石圈残片。部分样品较彻底的重磁化作用指示了一次规模大于而时间晚于蛇绿岩片构造就位的另一次构造热事件。研究结果表明,造山带内的构造古地磁研究是可行的。
|
|
|
|
1 |
钱美平;杨伟;真允庆;巫静;;柴达木盆地柴中隐蔽断裂带的成因及其深部找藏[J];地质找矿论丛;2011年02期 |
2 |
邓涛;侯素宽;;中国陆相上新统麻则沟阶[J];地层学杂志;2011年03期 |
3 |
黄天为;张月宝;孙东怀;;超导磁力仪“低压灌加液氦”的方法[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年06期 |
4 |
王晓鸣;颉光普;李强;邱铸鼎;曾志杰;Gary T. TAKEUCHI;王伴月;傅铭楷;Asta ROSENSTRM-FORTELIUS;Hkan WAHLQUIST;董维霖;张春福;王杨;;步林在青海柴达木盆地的早期工作记录——经典脊椎动物化石地点与现代地层框架的解译(英文)[J];古脊椎动物学报;2011年03期 |
5 |
;[J];;年期 |
6 |
;[J];;年期 |
7 |
;[J];;年期 |
8 |
;[J];;年期 |
9 |
;[J];;年期 |
10 |
;[J];;年期 |
11 |
;[J];;年期 |
12 |
;[J];;年期 |
13 |
;[J];;年期 |
14 |
;[J];;年期 |
15 |
;[J];;年期 |
16 |
;[J];;年期 |
17 |
;[J];;年期 |
18 |
;[J];;年期 |
19 |
;[J];;年期 |
20 |
;[J];;年期 |
|